现在不都流行标准化操作,目视操作规范,给予操作者最清晰的指导吗?好不容易收个徒弟,想过一下当师傅的瘾,结果还是这么一个情况。
杨不凡此时已经安装完了机头和模具,正在将一根导体穿过模具。
自己这个徒弟的思路也太发散了吧,他不是来学开机的吗?
“你问我?”
说到这里,杨不凡又有些惆怅起来。
“师傅,都有什么缺陷?”
想的太多,真的是没有意义的。
“说起这个,那可太多了。你看啊,首先这台机器的温控系统非常原始,是最原始加热棒式的,温度调控不精细。还有这个,你看看机头处,并没有温控啊,咱们的胶料在机头处的温度相当于失控的,比如我开机的时候……”
无论在工厂是搞管理的,还是坐办公室的,或者是开机器的,都是工人,都是厂狗!
杨不凡嘿嘿一笑:“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晚上下班我点外卖,拿出库存的酒,咱们边喝边聊好了。”
甚至自己都不觉得对方学开机有什么用。
像潘霄这样的思路,杨不凡觉得就是心比天高,不务正业了。
虽然两个人只相处了不到一天,但杨不凡觉得和自己这个便宜徒弟还真挺有眼缘的。
“师傅,其实我还想问,你到底是生产部的,还是技术部的啊。你的水平,我觉得不像普通工人呢?”
“然后就是凉凉!文件做的再好,不落到实处,管理方法再好,却人浮于事,不关注员工的真实工作状态,那一切这些管理方法都是耍流氓!潘霄,我就问问你,文件做的再好,你能让一头猪拿着文件干出合格的产品来吗?知易行难啊,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真实水平,承认自己水平低,那不丢人。”
杨不凡把导体拽过了模具,冷哼了一声道:“管理方法是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人。如果操作者都是大老粗,根本看不懂所谓的操作规范,目视图呢?如果工厂根本没有基本的员工培训呢?如果管理者认为只要文件规定到位就万事无忧呢?”
自己的徒弟是傻的啊!
“我说,为什么不换一台?”
那不叫心忧天下,那就咸吃萝卜淡操心。
“潘霄,我得说你一句啊,别务虚,工厂怎么样那不是咱们能说了算的。我明知道厂里大部分领导都是混日子,那又能怎么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干好自己的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对啊,怎么聊着聊着跑偏了呢。
“不是说伙食标准15元嘛,这个标准应该很不错了啊。”
杨不凡甚至觉得潘霄的思路太不正常了,别说你只是一个实习生了,就算你是正式员工,你也是拿一定的工资,然后每天的工作时间买断给老板的。
“师傅,这机器都这么破了,为什么不换一台?”
这特么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自己运气好,竟然得到了一个厂狗系统,潘霄有什么呢,真要来腾飞工作,他一定后悔莫及。
杨不凡不为别的,就是不希望再看到有人走自己的老路了。
所以他现在真是把掏心窝子的想法如实相告了。
真实的关系,就是资本家和工人。
潘霄点点头,开始认真跟着杨不凡学习起了开机。
但一个疑惑还是在他的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15块钱的标准很低吗?
不低了吧!
那伙食应该不错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