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促膝长谈,反向洗脑!
高洵一脸呆滞,端着茶碗一动不动,犹如精神病院刚刚被注射了过量镇定剂,长期负责被治疗这项重要工作的靓仔。
开什么玩笑!
车是那么好造的吗?
一辆汽车有几万个零部件,需要进行多道加工工序,涵盖了机械,电气,控制,设计,材料,加工等多种技术,是现代工业化的集大成者。
这就造成想要造车,尤其是造好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需要懂的东西太多了,涉及和涵盖的技术问题多如牛毛,甚至很多专利都是无法跨越过去的鸿沟。
不过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在各种汽车零件模块化,无数汽车零件进行全球化采购的今天,造车好像又很简单。
在国内有上百个汽车主机厂!
此时此刻,他真的相信自己对面坐着的这个像个扑街一样喝着凉可乐的家伙,是真的有一些社会责任感,愿意做事业的老板!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高洵现在也看出来了,现在杨总可不是想着去骗补贴挣快钱的,而是真真正正想投身这个行业的。
高洵不知道的是,杨不凡的厂狗系统创业模式,还真有点自己印钱这个意思了。
如果能够保证一个月五亿资金的投入力度,别说造车了,商业卫星都能给你造出来!
不可能!
没错,就是上百个!
于是,杨不凡的洗脑模式开启了。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以兴邦现在的体量,唯一能做的产业,也就是造车了。
四五个亿就想造车,确实是有点太异想天开了。
两个人握着手,相视大笑起来!
高洵眼睛一亮,伸出手狠狠握住了杨不凡的手,郑重地说道:“我加入!”
高洵也只是喝茶,没有动杨不凡的可乐,只是这天聊到这个阶段,就有点话不投机的意思了。
这个说法还挺新颖的,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准备投资公司的老板来说,很有建设性意义。
“那一个月五个亿呢?”
这位看上去跟普通人毫无二致的杨总,到底是什么来头,他真的是一个刚刚创业的年轻人吗?
确实不像,因为杨不凡的钱的太容易了,没见过这么敢钱的老板啊,就像是钱是他们自己家印的,或者大风刮来的一样。
“杨总,您的钱不够啊!说句实话,在汽车行业这么多庞然大物面前,您这几个亿,咳咳,真的不算什么。”
可惜,还是很难。
汽车超级大国美国只有那么几个车企,德国作为汽车强国也只有那么几个汽车供应商,日本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崛起的汽车产业,占领统治地位的,也就是丰田和本田而已。
高洵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像。”
高洵难以置信地看着杨不凡,理智告诉他杨总就是在吹水,可内心有一个声音却很希望这一切都是真的。
“高哥,我明白你的苦心,知道你劝我不要进军汽车行业是真的为我好,我都理解,也很感激。”
国家补贴是那么好骗的吗?
说句实话,一般人说出什么社会责任,企业家的担当这种话,高洵肯定一口盐汽水喷过去,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说什么聊斋啊!
这么一小会,高洵心里已经心思电转,想到了无数个理由劝杨总放弃了。
杨不凡笑着向高洵伸出手:“那么,开始合作?高总?”
“不够!绝对不够!”
高洵倒吸了一口凉气,已经对杨不凡的身份产生怀疑了。
他怕的是杨总对造车盲目乐观,以为这行业很好赚呢,尤其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有补贴的情况下,很多资金和企业已经盲目走上了新能源造车的道路,说是要玩弯道超车,其实脱了裤子大家都一样,很多就是为了骗国家补贴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国内企业和老板都认为造车是没有技术瓶颈的,于是几万元到十万元区间的国产汽车犹如挤了上百只母鸡的狭小鸡笼子,市场竞争极其激烈,最后高端市场这块肥美的鸡肉,都让进口或者合资汽车企业给吃了。
这也太燃了,而且燃的真是钱啊!
听了这话,高洵感觉自己的心脏砰砰地乱跳起来!
杨总是自己的朋友,自然有一份情谊在,自己可不能眼看着杨总跳进火坑啊!
装逼也不是这么装的啊!
“高哥,国内这些造车的主机厂什么样子,我太清楚了,有的号称资产几十亿,其实负债都一百个多亿了,这条路有多难走,我太清楚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还是应该有点担当的,国家现在缺搞金融的嘛,缺搞互联网的嘛?不缺!大部分的资金,大部分的人才,都在向这些行业靠拢和进入,最需要资金和人才的制造业反而在逐渐凋零,就说制造业工厂吧,进了厂的都被叫做厂狗,动不动就要提桶跑路的,很多优秀的年轻人要么去当程序员,要么去做金融,甚至去卖房子了!我不缺钱,也愿意把钱投在实体工业上,这就是我的初心,而汽车制造,是我唯一能够快速进入的行业!”
就像此时喝的饮料一样,杨不凡就是喜欢喝可乐,还得是凉的,高洵却更喜欢茶,有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感觉了。
“杨总!造车是一条不归路啊!您看看国内这些车企,除了国字头和合资企业,大多数打着造车旗号的只不过是在组装积木一样攒车,技术含量是有的,但真的没多高!就连最基本的设计都做不好,搞出一堆山寨豪车,这样的造车,是您想要的吗?”
但说起来,一年五六十个亿的投资力度,造个车确实是够了!
杨不凡端着茶碗,正处于兴致勃勃的阶段。
杨总哪里能搞来这么多钱,兴邦线缆就算今年能够大力发展,也赚不到这么多钱啊,那他有什么自信拿得出这么多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