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北上长安
“青云,你这是干什么?怎么整理起行李了。”躺在床上准备睡觉的王倩儿,见自己丈夫这么晚还不睡反而还整理起了衣物,不由大感疑惑。
“去长安,你也不要先睡了,整理一下自己的东西,明日一早大我们就走,离开池阳。”薛青云头也不回仍然埋头整理自己的衣物。
“怎么明天就要走?现在连春节都还有过完啊?而且你不是说会试是二月份吗,为什么这么早就要走?”
“春节?你看看现在过的日子想是过春节吗?整日惶恐地过日子,还不如早早离开这里。”
“难道真是山匪要进攻县城?”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还不整理东西!”薛青云好像不愿意解释太多,被王倩儿这么缠着问东问西,声音不由提了起来。
“你,你凶我?薛青云,你难道忘了当初你说的话了吗!”王倩儿只觉得一阵委屈,这次结婚几个月啊,薛青云他竟然用这种语气和自己说话,自己不就是问了那么几句吗,他竟然就凶自己。王倩儿是越想越委屈,眼泪不由自主地流出了眼眶。
“对不起,我刚才心里太急,没有注意,语气太差了。对不起,倩儿,我不该这样对你……”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周仓也反应了过来,把手中的眉尖刀往地上一扔,上前说道:“大哥为什么你又让下面的兔崽子出去做买卖?寨里这么频繁地活动会引起官府的注意的,而且现在走这条路的几乎都是那些硬点子了。”
薛云轩甚至对即将达到的寿春省充满了兴趣,如果寿春真的是水网密布,那这片陆地和水域完美结合的土地完全可以发展成自己今后的大本营。他甚至在心里开始祈祷自己老爹进入官场后可以够有机会调到寿春为官。
“倩儿你呢?”
“寿春吗。我记得以前父亲第一次带自己出来,杀的好像就是这条路上的山贼。看来这一路上要多加小心了。”董袭在心中想到。不过他也没有打算把心中所想告诉他人,改道北原。因为他自信有自己的存在,区区毛贼根本不可能突破自己的防线而伤害到马车里的人。至于血腥这个东西,董袭是坚信自己的青云叔能够有一番不错的作为,可惜青云叔书卷气太重,缺乏果断,还是趁着北上长安这难得的机会让青云叔好好见见血腥,长长胆子。对于倩姨,董袭只好在心中说句抱歉了,他尽量不让场面变得十分血腥。
说完他就自顾自地抛下这众人往自己屋里走去。汪仁知道要想让这些莽汉能够乖乖听话就得在他们心中留下一个高深莫测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有些话只能心里明白却不能说出来,要不就会和那周仓一样被借刀杀人给除掉。
汪仁心里早就在刚才想明白了自己大当家的想法,也就在离开之前加了一把火,没有人提醒不准带兵器进聚义厅不就更让那洪十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吗,这周仓不死已经不足以让大当家安心了。
“那你也还记得大赛结束之后王县令请我带着云轩去了一趟县衙吗?”王倩儿再次点了点头。“我记得,县令不是因为云轩取得了第一想要嘉奖一下他吗?这和你要提前去长安有什么联系吗?难道是云轩急着去长安找那赵老先生?”
“当然去寿春啦,大片大片的粮田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去寿春,反正时间有很多。而且我听爹说过寿春境内水网密布,有些地方的人出行还要靠小船走舸,真想去看看是不是这样。云轩你说呢?”
汪仁看众人因为自己的三言两语就大变了脸色心里很是舒畅满足,故意顿了顿又接着往下说:“而且周仓这次下山也不见得就会回的来。”
“那董家那边?听云轩说王县令最早能逃过一劫还是因为董袭奋勇杀敌,如果陈贵他们知道了岂不是会?”
小小车队随即改变方向往东方奔行而去。
到了县城,薛青云径直地领着走人朝马车行的方向走去。他早就在马车行里买下了一辆马车和一匹驽马。驽马自然是给董袭乘骑,自从得知董袭的本事之后,薛青云早已不将他看成一般的晚辈。如果不是银钱不足,小小池阳县里也没有什么好马在民间流通,薛青云真想买一匹上档次的马来回报董家。
“有这个必要吗?”汪仁不屑地动了动嘴巴。
王倩儿早已用双手捂着自己的嘴巴,死死地不让自己因为过于吃惊而发出声来。
薛青云内疚自责的情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王倩儿用手掩住了嘴巴。“青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大哥。”突然一个黑脸汉子手里提着一把眉尖刀闯进了聚义厅。
被王倩儿这么一说,薛青云也微微冷静了下来,回身一看,却发现自己的爱人已经依着床头小声地抽泣着。他不由叹了口气,坐到床边,轻轻地搂过了爱人的香肩。
“我今天已经让云轩去通知过他们了。只是董青怎么都不肯离开池阳,不过他的儿子都这么厉害,想来作为老子的他应该也差不到哪去,留下来倒也没什么大碍。呵呵,没想到我和董青相识这么多年却连他是一个武者高手都不知道。现在看来他当初希望让自己带上董袭他们一同前去长安,也是怕我们在路上出事,还真是用心良苦啊。如果有机会再见,一定要去他家,把他珍藏的好酒全给喝了。”
洪十的脸变得更加阴沉,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们都下去吧。”
“周仓你要干什么!”坐在首位的洪十瞳孔猛地一缩,厉声喝道。周围的人也是一脸紧张地注视着周仓。
“是。”众人都逐渐退了出去。洪十还是坐在位置上皱着眉头阴沉着脸一动不动,不久才露出了一个阴险的笑容。而门外的一群人却围住了那个书生问个不停。
“我记得出了池阳地境之后会遇到一个岔路口,一条往东通往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寿春,一条往北通往粮食大省北原。这两条路都可以达到中枢省,只是去寿春的话还要北上经辽阳省才能达到中枢,路途有些遥远。”
“喜欢喜欢。”薛青云三言两语就把董英这个小笨蛋给忽悠了过去,五个人中应该就只有董英一个人不知道提前离开池阳的真正的原因,还天真地认为是自己的青云叔为了照顾自己而特地提前了。
倒是可怜了董袭,刚刚接触到了一段情缘,却要早早分开,也不知等他归来之时事情会变成了什么样子。那天庙会之上,桂香是一直躲在那饭馆里的,应该没有知道她和自己的关系,留在池阳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才对。
带着有些忐忑的心情董袭跟随着薛云轩一家踏上了北上的“征程“。对了,不要误会,因为盛唐的繁荣,各省各郡各县之间都有着起码一条的四通八达的官道。马车行驶在平整的官道上自然不会想走在山林土路一般颠簸不已,要不薛青云也没有那个本事和心情在摇晃不已的车厢中静静看书。
第二天,也就是庙会刺杀事件后的第六天,薛云轩一家人早早地背着各自的行李与董袭他们汇合后就赶往县城。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王倩儿柔情地看着薛青云的眼睛道:“你去哪,我就去哪。”
“那就听孩子们的吧,去寿春。我记得寿春省江陵郡的郡城细柳县就在池阳县附近,如果抓紧一点说不定我们还可以在太阳落山城门关闭之前到达细柳,也就不用找村村庄亭驿留宿了。”说罢,薛青云便探出头去和赶马车的车夫以及董袭交代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