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应该是这里吧?”
798!
这个名字对于居住在燕京的人来说,肯定不会陌生,就算外地的玩艺术的,也肯定对它很是熟悉。
798艺术区,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798电子老厂区所在地。如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成了燕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融合了现代与过去的独特风貌,有些类似于港城的‘湾仔’,不过要稍微现代化一些。
不少片子,都是在798地区拍摄的。
虽说是第一次来,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第二次。
不过在姬宁心中,一直是认为‘第一次’。
原本的第一次,是在他高中复读的那一年。他的二哥考去了燕京,而他第一年螺旋了。
有段时期绘画技术彻底的止步了,这会儿他们的老师教导他,让他去燕京参观一下沙俄一位名家的作品展。
好像是叫做——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
当时也是第一次离家坐火车。
(不要笑,有好多人也还都没坐过火车呢。大哥在省里混的老好了,各种小车的开,都没坐过火车,这不代表神马。)
那是一个悲哀的时间,有人占了他的座,到最后还是结伴的女同学把那人给撵了。
当时觉得特别的丢人。
坐了一晚上吧,那会火车还很慢,到了燕京已经清晨了。那二哥去接的,丫也是个糊涂蛋,也没带去吃饭。转了半天地铁,到了地方已经九点多了吧,结果直接就去了画展地。
一开始还真的看了顿,超写实的风格,可不到半小时姬宁就饿了。实在没招了,跟他们走散了,找了个边角拔了根香肠吃。
原以为没看到,谁知道那保安眼睛贼特么尖,直接过来撵人了。
靠!
转了个圈,居然又被他发现了。
这事情是姬宁一辈子最丢脸的事情了。
都特么要怪他二哥,要是先带着去吃饭,不就什么事都没了么!
所以,这件丢脸的事情,被姬宁下意识的忘在了脑海里。
没错,根本没来过。
其实也确实不算来过,因为他们就走了个早晨的地铁,看了个画展,中午吃了个饭,下午休息了一会儿,半夜就坐着火车回去了。
等于是来走了一个过场。
在姬宁看着手机图片,各种的闲逛的时候,背后也跟上了三三两两的鬼影子。姬宁很清楚,不过也懒得去搭理他们,随着他们去跟踪吧。
“看微信,应该是这里啊?”姬宁不住的扫着微信图片,说实在的,他压根不知道那位老同学的地址,只是加了对方的微信。
跟他差不多的样子,毕业之后就没有继续老本行专业了,而是大老远的跑去燕京做起了学徒。
——纹身学徒。
拜了个师父。
对于‘纹身’这种东西,落后思想的姬宁,是无法理解这种时尚的。
在他看来,原原本本的才是美,这种东西——不画蛇添足么?
而且……纹身这东西……好像在古代是一种刑罚,专门给十恶不赦的犯人准备的。
炎黄从古代开始就有关于刺青的记载,先秦时代以来‘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
许多炎黄古代典籍中,也曾出现文身、镂身、扎青、点青、雕青等文字,但慢慢刺青已演变成个人装饰的一种。
例如在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至少就有三个身满刺青的重要角色: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与浪子燕青。
但在许多文化中,刺青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古金字塔王国更是利用刺青来画分社会地位,鹰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流行在唇部文上红色,类似现代的文唇、文眉等永久性的美容方式。
而上古三代时,闽越境内至少居住着7支互不相属的土著部族,古文献称之为‘七闽’。
春秋末,楚灭越国,部分越人遁入闽,史称这个时期的土著为“闽越”。他们喜欢傍水而居,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最重要的习俗是以蛇为图腾、断发文身,盛行原始巫术。
上去二三十年,那会的纹身是真的疼痛啊,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了的。
不打麻药,拿针一点点刺入,通常要刺万下。
一个纹身也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可以纹完,甚至于好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