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姬宁接到了一条信息。
——午夜12点,来护城河见我。
“护城河?”姬宁闹不明白了,护城河是?
燕京是五朝古都,金中都城和元大都城的四周均有护城河。今德胜门外的土城沟便,是元大都燕京护城河护城河的遗迹。
老燕京护城河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元大都时期,但真正成形还得从明代算起。
1368年(明洪武元年),明朝军队攻占元大都后,为易于防守,于1371年将元大都北城墙南移,并利用高梁河、积水潭(太平湖部分)作为北护城河。
1419年,又将元大都南城墙南移,并新挖开护城河(即前三门护城河)。对于元大都的东、西护城河,则仍按元代旧制。
此后,又开挖了外城护城河(即今南护城河)。
自此形成了与燕京城墙相配套的护城河格局,并在此后的500多年中,逐步变成了老燕京城风貌的重要标志。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护城河在哪儿,那么大一圈,我去哪儿见?还有,这是谁啊?”姬宁很无语。
谁给他发的信息?
尼玛,你说去见,哥就要去啊?
“我看看。”小妖接了过来,仔细思索了一圈,顿时面色大变,“010101101010……这是这是61局boss的号码啊。”
“boss?”姬宁也震惊了,“哪个boss?最大的那个么?”
“嗯!”
“我靠,那我要不要先跑路?最大的还打不过啊,万一他要对我下手,那可怎么办?”姬宁有些炸毛了。
国士来的话还有些无所谓,可局头来的话?
“别急,让我想想……”
好一会儿,小妖才啊的一声叫了起来。
“你干毛,吓我一跳。”
“不是!如果按照你说的那般,61局分为先秦一派,跟秦时一派的话,那……61局的局头boss我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先秦一派的了。”
“什么?”姬宁愣了一下,“还你没猜错,万一猜错了呢?”
“不会,因为这个护城河,指的不是元、明时期的护城河。”
“啊?那是……”
“西周时期的。”
“这?”姬宁有些尴尬,“西周时期,燕京就存在了?”
嗯?
燕京,难道是燕国?是了,燕京又不是大东北这些很晚才出现城镇,那个地方应该是燕国的地盘。
“早在西周初期的时候,燕京就初步的形成了呢。”小妖说道。
“呃……”
1962年,燕京的文物工作者在燕京房山琉璃河董家林村,考古发现一座古城遗址。不仅面积相当大,而且延续时间长,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这处古城遗址上出土大量带有‘匽侯’铭文的青铜器,(匽侯,即燕侯)。考古证明这里就是西周时期,北方封国燕国的都邑。
鼎上铭文刻着‘匽侯令堇馔大保于宗周,庚申,大保赏堇贝,用作大子癸宝尊鼎’。‘大保’就是召公奭,也就是‘封召公于北燕’之召公。从而证明了今燕京房山琉璃河地区,正是西周初年燕国的始封地城邑。
古城遗址的北城墙长约829米,西城墙北半段长约300米(南半段早已残失)。在东、西、北三面城墙外,有2米多深的护城河。在河底下方还有一层10多厘米厚的游土层。
有人推测燕国城邑的护城河,总长度约为3000多米。
学术界公认,周武王灭纣,未及下车,封召公奭于燕。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1045年,并以此确认,燕京建城始于公元前1045年。
以此推断,燕国城邑的护城河,则是燕京历史上最早的护城河。
“你是说,这个信息让我去的护城河,不是现在的护城河,而是西周初期的燕国遗址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