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云冲阵唯一失败的那次情况比下邳更危急,不只被围住,而且敌在高处滚石+箭雨,赵云在低处好似瓮中捉鳖,加上赵云已经是70岁的老头,冲阵能力当然大不如前。
而吕布四次冲阵却有两次失败!而且这两次冲阵有带兵但还是失败了。
我们将比较有争议的长坂冲阵和下邳冲阵拿出来比较:
体力:赵云已冲杀半天以上的时间,吕布以逸待劳吃饱饭才出门。(吕优)
时间点:赵云光明正大冲杀,吕布二更搞偷袭。(吕优)
带兵:赵云后来只剩一人之后还能砍倒两面大旗杀死50多曹军名将,张辽、侯成带3000兵帮吕布护卫。(吕优)
马的优势:赵云的马后来也“人困马乏“,水淹下邳而吕布赤兔马渡山涉水如履平地日行千里。(吕优)
包袱:阿斗较轻,吕布女儿较重。(赵优)
射箭与否:赵云无,吕布有。(赵优)
危急程度:曹操下令报各处83万大军生擒赵云阵中不乏许褚除晃等曹八将,兵力少於83万但有关张加入追击吕布。(持平)
6=9+
最终结果:赵云多项弱势却能冲阵成功,吕布多项优势却冲阵失败。
简评:赵云冲阵之王,吕布有愧赤兔。
------------------------------------------------------------
自从易中天在品三国的天生奇才中介绍了郭嘉,他的知名度是大大提升了,粉丝
队伍也可谓日益壮大。有人说他是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甚至是三国第一谋士,
也有人拍桌子:郭嘉也配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其实我认识郭嘉是在小学时候玩的游戏曹操传。曹魏智力第一人,故事情节也是
最感人之一。然后看了三国演义,更加欣赏郭嘉,再看三国志,虽说出入较大,
但是先入为主的思想依旧喜欢郭嘉。
在一个嘉迷的眼中郭嘉是这样的:
1.他是个军师。三国志记载郭嘉的官职是司空军祭酒,就有人说郭嘉连军师都不
是,正牌军师是荀攸。大概是看见祭酒两个字以后展开的联想。其实郭嘉的官职
是军师祭酒(相当于军事高级参谋),晋人陈寿为避司马师之讳,去掉了师字。
而曹操当时官居司空,郭嘉身为曹操掾属,就加上司空两字,变成了司空军祭酒
。古人习惯在举行祭奠仪式的时候一般都由年高德劭之人奠酒,所以后来祭酒成
了官名,比如说国子监祭酒,博士祭酒等等。当时流行一人一职,曹操为郭嘉发
明了这个官职,就象刘备为诸葛亮发明了军师中郎将一样。一个决胜千里之外的
职务,但这个职务就令人敬畏。
2.他的傲气,不拘俗礼,洒脱飘逸。
自信,去邺,与郭图等论袁绍,快畅语。
真挚,初见曹操,喜曰:“真吾主也。”
活跃,每有大议,发言盈挺,又见十胜论,词藻丰富。
忠诚,随曹操从军十一年,患难与共。自己容易生病,南方多疫,曾说如果去南
方,肯定不能生还,但每次讨论形势策略,都说先定荆州。
张扬,不治行检,被陈群廷诉,其意自若。被世人非议,不以清德闻。
3.谋略于神算
我们嘉迷最为乐道一事,莫过于官渡之时,奉孝料孙策之死一事。裴松之评价此
谋,的确是明于见事,但不是上等智慧,因为郭嘉也不知道孙策死于何时,恰好
孙策死于袭许之前,只是巧合罢了。而且死于刺客之手,这种事情并非可以决策
的。只不过用来稳定军队的士气。(姚范语)许多嘉迷把孙策遇刺一事归于奉孝
筹划,无实据。反而陈登一直坐镇东南,抵御孙策军的入侵,并且派间谍,授给
严白虎余党印玺,图谋孙策,说陈登筹谋刺杀之事,略有影子。
郭嘉除了料孙策之事,还有料袁绍不能成就霸业、料刘表和刘备之间相互制衡
不会趁曹军虚国远征之时攻击后方,关于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的决断,据《
傅子》记载,郭嘉劝太祖曰:“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
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裴松之认为根据武纪,决计征备,量绍
不出都出自曹操的计谋,《傅子》这里却说是郭嘉的谋略,两处记载不同。其实
,裴松之漏了武纪里的一句话: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也就说征刘备是曹操的
主意,郭嘉附议,坚定曹操东征的决心。曹操以闪电之势,破刘备,擒关羽,郭
嘉有策辅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