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言
校园题材的作品很多,也很受欢迎,吸烟、喝酒、打牌、早恋、打架、上网、抢劫、偷窃、与老师对决、校园称霸等一系列问题被许多作者津津乐道。
我觉得大部分作品只是展现这个场景,分析危害及根源的不多,而且这类学生往往被称为英雄去写,学霸人物涉及的很少。
校园欺凌是一个不想触及又难以掩饰的痛,毕竟发生在未成年或刚成年的学生身上。
如的岁月本可以尽情的享受夏的灿烂,秋叶的静美。生活却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校园黑暴风起云涌,想躲闪都来不及。
所以校园欺凌、学生自杀题材的作品也开始出现,画面那么揪心那么的凄美,还挺受关注,大多数也只是展现这个问题,并没有从根源角度去描写。
而且现在的作品大部分都回避老师,而且教师题材的小说、影视剧很少。
老师为主角的电影几乎都是不入流的,免费让学生看都不喜欢看的。
假大空的多,有血有肉的少,脱离了实际,教师也不喜欢看!
几乎迂腐成了教师的代名词,眼镜呆板成了老师的化身,可能越平凡越普通故事就越少,写出来也不吸引人。
其实校园社会离不开环境、教师、家长、学生——也就是多个层面的交叉重叠。
就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两个层面:学霸级别的爱学习的,校草级别的学习不好的。
也算是泾渭分明吧,一般学校的学霸级别的不惹校草级别的,校草级别的不欺负学霸级别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