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左良玉来袭
长沙有伙未知身份者,自称大明太祖朱元璋,攻破张献忠在长沙的驻守部队,占领长沙的消息,如惊涛骇浪般向四周传播出去。
虽然还未送到北京,但湖南内部,乃至于附近的江西、湖北等地,已经有所耳闻。
特别是听说长沙正在开仓放粮的百姓,几乎蜂拥而至。
明末整个社会都已经进入了一个火药桶的社会,小冰河时期导致天灾不断,贪官污吏横行,民怨四起。
因此起义军层出不穷,百姓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他们不一定是听了朱元璋的名头过来的,但一定是为了开仓的救济粮来。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长沙城可以说是人声鼎沸,周围宁乡、益阳、浏阳、湘潭、岳阳等地流民蜂拥而至。
其中自然存在有大量的探子。
包括左良玉的探子,张献忠的探子,李乾德的探子,以及吕大器的探子。
几天前吕大器和左良玉也接到了刘熙祚的信。
跟李乾德一样,二人都认为这是张献忠设下的奸计,想以太祖的名义引诱他们去长沙,然后对他们一网打尽。
只是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种计策,着实有些小儿科了些,拿一个死了二百多年的人去骗他们,这不是把明军当成傻子愚弄吗?
所以二人商议后,决定先向北京报告,然后派探子看看情况。
便在几方都有些摸不准长沙这支异军突起的力量时,湖南竟然在这段时间陷入了短暂的平静。
李乾德在湖南西南的宝庆府,张献忠退守萍乡、衡阳、永州等地,连湘潭都不要了,因为朱元璋派了徐达进攻湘潭,张献忠部大败而逃。
吕大器与左良玉部攻占了袁州,也就是宜春市。同时左良玉部也攻下了岳州,相当于官军两面合围长沙。
甚至不止是官军,以长沙为中心,南面是张献忠,东面是吕大器,北面是左良玉,西面是李乾德,一旦朝廷下达命令,就是三方围剿,左良玉在南面看戏。
唯一跑到长沙来的大明官员,也就只有长沙通判周二南了。
他被艾能奇打败后已经无处可去。
攸县的位置是在衡阳以东,萍乡以南,往北去投奔左良玉,就必须经过张献忠和朱元璋的地盘。
往东去投奔吕大器,还是得经过张献忠地盘。
如果往南逃往郴州、韶关、广东等地,同样非常危险,也可能被逮住。
因为此时广东北部已经被张献忠所得。
史料记载,张献忠大军迅速向湖南全境辐射,先后攻占衡阳、宝庆、永州等地,兵威所震,使广东南雄、韶州属县的官兵“逋窜一空”,明分巡南韶副使王孙兰吓得自缢而死。
全盛时期,几乎整个湖南以及江西西部,广东北部都为张献忠所得,兵强马壮,达数十万之众,可以说是称雄一方。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周二南往南面跑其实就是死路一条。
何况他是湖南官员,有守土职责,跑到广东或者江西去也是死罪,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选择乔装打扮,潜回了长沙,试图重新整顿兵马,以图戴罪立功。
然而周二南作为长沙通判,认识他的人很多,万没想到刚进城就被人认出来,最后报告到了守城士兵那,扭送至朱元璋处。
朱元璋这几天一直在城中巡视。
他穿着龙袍,两鬓斑白,面容威严地走在长沙城中街道上,身后有徐达等人跟着,走到哪都有人跪地磕头喊陛下。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最近几天又找到了那种当年打天下的感觉。
那时候的老朱也是这样,仁爱百姓,礼贤下士,对于各地前来投奔的猛士、文人纷纷接纳,哪怕曾经是敌人,也愿意重用。
正是这样的豁达,表现出来的雄主气质,以至于天下归心,最终坐稳了江山。
若非晚年大肆杀戮功臣,以及为了稳固权力对百姓官员近乎奴役般的监视、株连,恐怕老朱的评价还要更上一层楼。
如今的老朱在洪武十二年后就已经有所改变。
没晚年那么暴戾。
心性方面也没有那么极端,反而展现出了王者之风。
他在城中亲自巡视,常慰问贫穷百姓,看到街边有乞讨者,就令人给予衣食,编入屯田卫。
长沙因为战乱城外有大量无主田地,这些田地都被老朱收为国有,把大量流民青壮以及老弱妇孺纳入屯田当中,开垦荒地以备春耕。
今年已经是秋九月,再来种晚稻已经来不及了,正处于小冰河时期,长沙的冬天也很冷,甚至会下大雪,不宜种植。
但土地并非是只有耕作的时候才用,提前挖水渠、沤肥、除虫、松耕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流程之一。
老朱深知长沙留守一千人,再派几千人出去横推是不现实的事情。
没有根据地,就意味着没有后勤补给。
粮食倒是简单,走到哪里哪里补给就行,可武器弹药呢?
所以把长沙经营好,让后续物资源源不断,争取一年之内横扫天下,重新奠定乱世秩序,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如今长沙周边归附,有些官员也接到了我的信件,虽将信将疑,却也依旧上任,就是担心贼寇再次席卷而来,会不会”
刘熙祚跟在老朱身边,小心翼翼地说道。
目前长沙的守城力量其实是相当强的,小朱棣带了八百人走,长沙还剩下四千多人。
别看人数少,但人手自动步枪加破片手榴弹加迫击炮谁受得住?
朱云峰这几天甚至已经丧心病狂在运大明神威炮了。
神威炮就是仿照的法国小姐造的榴弹炮,别看口径才75mm,架不住可以连发,射程也远比明末的红衣大炮强太多。
因此别说张献忠来,就算是明末的所有起义军包括官军甚至清军,百万大军围攻长沙,也都是送菜。
当然。
前提条件是子弹和炮弹够,不然没子弹炮弹肯定也是被人海淹没。
但话又说回来,有传送通道子弹和炮弹都源源不断。
因而这点倒不用担心。
老朱思索道:“朕会让人带几百人去南面湘潭守着,拦住献贼三百人足矣。”
“太祖陛下神威盖世,四方宵小自然莫不能敌。”
刘熙祚谄媚说道。
朱云峰在一旁拿着手机,看着在网上下载的刘熙祚资料,对季赫纳闷道:“网上说这家伙品行刚正,威武不屈,面对张献忠的劝降以死殉国,怎么比我还会拍马屁?”
季赫撇撇嘴道:“江湖不是打打杀杀,那是人情世故。换咱们在明末,太祖复活了,还带那么多天兵天将,马屁拍得比他还响。”
正这时,有士兵压着灰头土脸的周二南过来道:“报,陛下,此人被认出是长沙通判。”
“汝为兄。”
刘熙祚忙道:“怎么这般狼狈?”
周二南冷哼道:“你这不忠不义之徒,也配与我称兄道弟?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刘熙祚便明白他也犯了自己当初的错误,忙道:“汝为兄误会了,这真是太祖陛下,我的为人你还不清楚,若不是太祖亲临,我早就自裁以殉国,免得连累家族声誉。”
周二南迟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