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怜月的话,众人便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排山倒海一般扑面而来。纵然他们各个都是视死如归的江湖豪侠,可一旦担负起江山社稷,心中多少有些不落地。
顿时整个蝶彩楼内弥漫着不安的气氛。忽然,李斯年大笑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辰。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李斯年的行为着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屋内一时鸦雀无声。
片刻后,闫本初也大笑道:“好,真是好诗,我虽是粗人,但也能懂这诗中的意思,就是说国家越是到为难时刻,就越需要栋梁之才。这不就跟我辈武林中人扶危救难的侠义道相和么。咱们学武多年究竟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凭借着一身武义,来匡扶正义吗?”
段暄也站起身,道:“闫帮主说的对,这首诗本是唐太宗所作,当时新建的大唐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正需要股肱之臣保驾护航。而如今我朝也是内忧外患,比之唐初,凶险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若咱们还逡巡不前,畏首畏尾,那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不能。”
之后又有几人侃侃而谈,众人心中为之一振,原本暗淡的未来,又愈发变得光明起来。
宴后,众人无话,各自回到房间休息,养精蓄锐,以备明日的决战。
傍晚时,怜月问李斯年这次有几分胜算。李斯年道:“这次来的都是江湖成名已久的高手,但若对上魔教与东灵会却很难说,毕竟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战力,单单是冷无情与司徒业这两个绝世高手,就已让他们一筹莫展。”
怜月也叹气道:“确实东灵会行动诡秘,难以捕捉痕迹,魔教教众多年前便已星散在各地,具体还有那些高手存世,已无从查找。即使是动用琼会全部力量,也难以摸清他们的底细,唯今之战,可以说是一场遭遇战。到时双方难免有巨大伤亡。”
李斯年片刻不语,似有心事。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怜月问道:“怎么了,有什么心事?”
李斯年道:“静子现在正住在保定葛家堡内,若我战死,还请怜月姑娘帮我照顾她。”
怜月答道:“我和静子那孩子很投缘,我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妹妹。就算你不说,我也不会不管她的,只不过……”怜月欲言又止。
“只不过什么?”李斯年追问道。
怜月答道:“只不过对于静子来说,十个怜月也不如一个李斯年,就算为了静子,你也应该活着回来。”
怜月的话又让李斯年变得心事重重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