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风俗,人一上年纪,都会给自己准备寿材,放在家里。一放就是几年十几年。人活一辈子,总得给自己找个归宿,所以人一旦上了年纪,都会把积蓄拿出来准备这,正是所谓的“棺材本”。这新棺材定不是老人准备的,不然不可能这新。再看张卫国身上,也没有披麻戴孝,更是坚定了死者定不是他的长辈。“唉……喝农药!”张卫国鼻涕眼泪俱下。“我俩结婚八年,没红过脸,没拌过嘴,你嫂子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平日孝顺我爸,和邻里关系也处的很好,谁知,怎么就突然喝药了呢!”
“这怎么可以呢,我们素昧平生,我只是个路人借火而已。到现在还不知道大伯和大哥怎么称呼,这让我怎么好意思呢?”钟山一边暖心,感慨着这当地亦是民风淳朴,同时也在担心,要是让他跟着去了,谎言岂不是不攻自破?那怎么对得起这二人的信任?
钟山意识到自己貌似不该问这,不禁心里不安。不过自己的猜测已被张卫国肯定,那自己下面的猜测也定是**不离十了,所以决定一看究竟。如果没有怨气更好,如果有的话,倒是可以帮帮这父子二人。
“张大哥,真是谢谢你和张大伯的好意了。真的不需要了,我们也着急赶路,等他身体舒服一些,我们也便直接赶路了。已经打扰了你们,再劳您同去,这怎么可以,绝对使不得。”钟山坚持推辞。
“张大哥,节哀顺变。请问嫂子是怎么去世的?”钟山心里疑惑很多,既然已下定决心帮助这家,多问几句也不妨。
“钟兄弟,我和你去把你那兄弟一起接到村里。大冬天,深更半夜的,还不被冻死,尤其在那鬼子岭,那地可不干净,我们晚上都忌讳去那地方的。”那小伙子用胳膊压了压帽子,说道。
那小伙自然不明白钟山的心思,还以为他是客气,不好意思,便豪爽地说道:“钟兄弟别客气,出门在外不容易,能找到我家,这是缘分,不必客气。我姓张,我叫张卫国。我爸是木匠,三村两乡的都喊我爸“张木匠”。”
“这……”张卫国对钟山这突如其来的要求犹豫不决。死者为大,已死之人,怎么还可以去惊动?
看罢,院子里没什么异样。犹豫了片刻,决定问张卫国:“张大哥,恕我冒犯,请问屋里躺着的可是嫂子?”
钟山明白张卫国顾虑的是什么,便道出实情:“张大哥,和你说实话,我能看阴阳,嫂子这属于横死,身上定是怨念过多。现在不处理,假以时日,定是祸害乡邻。当然,首先祸害的你和大伯……”钟山眼睛直直地盯着张卫国,最后一句话说的很慢,但很肯定。
“什么?”张为国哪里知道这些,此时听钟山一讲,顿时害怕起来。额头上的汗瞬时躺了下来。这一切都被钟山看在眼里。钟山料定,这其中必有隐情。
“可是……可是你嫂子活着的时候,可是非常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有怨念呢?”张卫国仍旧半信半疑。
“一时半会没法说清楚。钟大哥,如果你信我,就带我去看嫂子一眼如何?”钟山此时是必定要见到这死尸方才罢休。
张卫国犹豫片刻,用胳膊把帽子往上一抬,转身带着钟山进了屋子,把枪竖倚在门口。张木匠在院子里看着二人,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们,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