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后,考试成绩在各地张贴了出来。
“爹啊,娘啊,你们看到了吗?儿寒窗苦读十数载,终于考上了!”只是这种来自民间,而且根本伤及不了救世军根本的抗议,仿佛是一场笑话。
“哦,那么说来,我们来得还真是时候啊!”李姓考生笑道。
其实按照张弘斌的意思,这年头的才子其实都是不合格的公务员。所以不管才华如何,不能够在基层历练出来,那就没什么真才实学。在这个基础上,才华好也罢,烂也罢,数年的考核期好好工作学习,不错的获得晋升,差的予以辞退。
“县令依然是县令,难道他就没有话事权了不成?其他的部门,只要还是协助县令办事的存在,实际上我也觉得,若是县令大权总揽,那结果就是根本没办法平均的把心思放在每一个地方上面。人力毕竟有限,一个人根本没办法把所有的事务都给处理妥当,若是出现某些疏漏,那才是对治下百姓的不负责任。 再说,空闲一些不好么?”李姓考生耸了耸肩回答到。
当然张弘斌为了公平,好歹给这些自作聪明的才子们一个机会,只要地方没有招满的,会在这些落榜的考生之中,选择成绩最好的那一批录取。只是这个名额,相信不会太多,同时那些落榜的学子,发现那些被录取的考生居然才华比自己还要烂的情况下,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感想?
“哈哈,老子考中了,谁说商人就出不了人才的?!”
“为什么,我楚天雄居然落榜了?”
高兴也好,难过也罢,还是说不服气的也无所谓,反正考试结束了,刚刚被录取的考生们,也开始到各自的岗位上,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原本的人马全部获得了晋升,当然都是经过考核的,不合格的早已被辞退。
“李兄,看样子和我们一样聪明的,其实没几个嘛!”有考生对身边的同乡开起了玩笑。
也有一些聪明人,取到了平凉府甚至延安府比较偏远的地区进行报考,结果整个考场就那么十几个人。根据当地的录取政策,这帮家伙很有可能大部分被录取。至于长安考场,哪怕才子的比例或许达到了99%,但录取的只有那么几个人,其他的除了落榜也没什么好考虑的。
考中者欢欣鼓舞,落榜者捶胸顿足,悔恨不已。这仿佛就是天堂和地狱同时出现在了人世间,分得非常的清楚。
………………
那些脑子还清醒的,根本不会参加这次静坐,毕竟他们是明白的,救世军是救世军,大明是大明。救世军未必会吃他们这一套,这招在大明百试百灵的手段,在这里说不定反而会得到反效果。
张弘斌表示没必要,毕竟这种情况太好对付了。只需要当众把考场纪律和要点宣读一遍,同时告诉他们哪里哪里还有空缺,即日将统计成绩最好的一批考生,在里面选拔人手破格录取。
最后附上一条,参加静坐且在得知这条消息后依然没有离开的,将剥夺这项资格。
于是,士子们轰然而散,所谓的静坐还真的变成了一场笑话。
各地的考生情况,也是陆陆续续被送到了张弘斌这边。或许是想要知道,里面有没有历史大能的关系,张弘斌可是小心翼翼的查看了成绩还不错的那批考生的考卷。
奈何,不少人的确有才华,却不是历史大能。可见,所谓的历史大能,都是因为对历史造成了影响,扣除这点,我神州大地其实根本就不缺少这样级别的人才。同时也没办法否认,若非救世军科考制度的与众不同,报考标准和招收标准的与众不同,只怕更多的人才,也是会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慢慢的沉寂下去。
最后,他看到了一个人的名字,籍贯是河南开封杞县人,名字叫做李岩。招来内卫问了问,才知道这位还有一个原名,叫做李信。得知这点之后,张弘斌大笑:“又一个历史大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