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曹文诏没有回复,只是问了问正在沉思状态的李定国。
“我现在担心的不是我们要如何面对秦良玉和白杆兵,而是我们如何顺利突破前方的关隘。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我们的人手根本施展不开,也缺少可以架设火炮的地方,单纯依靠传统的攻城战,危险性太大了。”李定国担心的说道。
“我军要正式攻打四川,给你们带来好日子。可目前明军守在前面的关卡那边,只怕正面的话很难突破。所以我很想问问,有没有别的小径可以过去。听闻三国时代,邓艾就在这一带走过一条捷径来着。”郝摇旗尽量保持一种和气的语气对老村长说道。
“也好……希望这种在我们领地周边,享受了不少好处的村子,可以站在我们这边。”曹文诏回答到。
“可否告诉我,那条路到底在哪里?不管多么难走,只要可以让我们以更少的伤亡攻下关卡,那就值得!”郝摇旗非常严肃的说道。
“你说书看多了,那是演义里面的事情,史实只怕根本从一开始就没有这条小路。”曹文诏叹了口气说道。
只见老村长拿着镰刀收割了好几块草地上的杂草之后,才露出了一条路,或者说是一条像是路的路。和老村长说的一样,年久失修毁得七七八八了。而且最大的麻烦是,还需要一点点的去开路。
“可不去找找看,又怎么知道?”郝摇旗并不打算和自己这个主管作对,只是对于自己的建议比较坚持。
不过这山路非常的险峻,不少地方甚至只能容许一个人横着移动。这样的山路,难怪会被废除,一个大点的风吹过来,都有可能使得一条鲜活的人命就这样离开了。
“那不过是传说……不过类似的小路也不是没有。那是一条听说已经停走了三百多年的路,大概方位我还知道,毕竟我们靠山吃山,不知道山路的话那还怎么活得下去?那条路近三百年没人走,相比不是崎岖得危险,要么就是已经毁坏得无法行走的地步。但从祖先们那里却是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那条路应该可以绕到对方的后面。”老村长仔细的回忆了一番之后,郑重的说道。
”怎么样,要走吗?”曹文诏指了指山路。
“我们便是,老丈,我们有点事情想想你打听一下,不知方便否?”为首的自然是郝摇旗。
“没事,我们刚好在休息,各位军爷有何问题尽管道来。”老村长的确是收到了秦国不少的恩惠,自然热情。
历史或许真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本应该在大凌河之战活跃的秦良玉,在当时并不在辽东。想来,是流传出去的火铳图纸,使得崇祯获得了极大的自信。再说有救世军在陕西,四川没人镇守也说不过去,所以没有调秦良玉过去吧?
毕竟,野心既然没办法抹杀,那么就转移吧!等到大家在当地站稳脚跟,多少还有一搏,若是张弘斌第一时间就对其他地方进行攻击,他们根本没有防守的能力。代价不过是一个很难打下来的四川,这很划算。
四川人,非常的团结,尤其在这里还有位老名将,还是一位老女将,她的名字叫做秦良玉。
次日,一行人继续开路前进,不多时终于在一块开阔地发现了一块石碑。
这是曹魏大将邓艾立下的石碑,是庆贺自己顺利奇袭蜀军的纪念品。不过有这块石碑也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当年邓艾的确走了这条路,而且奇袭了蜀汉并且获得了胜利。
那么,今时今日,自己这些人是不是也可以顺利奇袭大明的关卡?
他们却是忘记了,他们既然知道这条路,那大明的军队岂会不知道?转眼间,就有三千多名手持比较特别的白蜡杆长枪的士卒,从四面八百方围了过来。
看得出来,他们就是传说中的白杆兵了。如此也就意味着,秦良玉或许就在这附近,或者她的儿子马祥麟会在。至于同时在那是不可能的,毕竟秦良玉同样要对付入侵的张献忠部队。
如今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敌人出现,想来是必须要第一时间,进入战斗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