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关灯
护眼
第79章 君子报仇,隔日正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79章 君子报仇,隔日正好!

吴王府。

朱允熥躺在床上,有些百无聊赖。

他现在的伤,其实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但杨士奇让他继续装伤,再多躺几天。

这个世界没有后世那般丰富的娱乐,整天躺在床上,就非常无聊。

看书?

作为一个现代人,那些文言文写的东西,对他来说,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点理解难度。

虽说也不是不能理解,却要费很大的心神。

何况现在还是大明初年,小说还不是十分昌盛,才刚刚兴起。

就算他沉下心来,想将古典名著小说看一遍,那也没有啊!

至于看诗词歌赋,四书五经,正统史书,那……暂时还是算了。

朱允熥想起了不久前,赵瑞给自己安排的歌姬舞姬。

个个唇红齿白,明媚动人,身姿妖娆。

躺在床上看他们唱歌跳舞,那享受,必定是舒服无比。

但旋即。

朱允熥又排除了这个念头。

倒不是真的不想享受,而是他现在还受着“伤”,刚刚又被老朱授予了监国的重任。

此时不理政事,却歌舞逍遥度日。

传到老朱耳中,可就不知道该如何交待了。

更何况,那些本就忌恨他,厌恶他,不愿看到他继位接班的御史言官,浙东集团的官员们,听到消息,必定会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野兽,趁机群起而攻之。

好端端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何必呢?

思前想后,朱允熥令人将上次帮自己制做滚筒式印刷机的工匠们,都召集了过来。

自从上次做完滚筒式印刷机之后,他就没有放这些人离开。

一方面,滚筒式印刷机虽然发明出来了,但还要接着制作更多的数量,自然也离不开工匠们。

另一方面,他心中还有别的想法,要留着他们做别的东西。

而且,与滚筒式印刷机不一样。

这个东西的工艺和技术,需要非常严格的保密。

因为接下来,他要制做的东西,是大明宝钞!

大明建立不久,为了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支撑军队作战,尤其是军功赏赐,老朱便开始琢磨发行纸币。

洪武七年,大明朝廷设宝钞提举司,统筹发行宝钞的事。

洪武八年,开始正式印制大明宝钞。

宝钞的印制,对解决明朝初期的财政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毕竟,王朝初创,战事不断。

打仗打的可不就是钱、财、物吗?

一直打仗,国库开支的情况,可想而知。

正是靠着印钞,才维持了下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钞已经渐渐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和信用。

原因很简单,老朱对印钞没有节制,随心所欲。

倒不是说,老朱真的就完全不懂印钞太多的坏处。

只不过,在老朱看来,这个问题,相对于解决朝廷需要的钱财开支,没有那么重要。

两害相权取其轻。

多印一点宝钞,朝廷的日子好过一点。

反正纸钞不像银子。

纸钞不仅容易损坏,本身也是有保存期限的。

损坏了就可以发新的。

到了保存期限换新的,也要折价兑换,甚至根本不给兑换。

如此反复循环。

朝廷不就可以无锚印钞,从百姓手中换取财富了吗?

故而,老朱印起钞来,非常随意。

特别是当朝廷需要钱的时候。

比如说,前线打了大胜仗,要犒赏三军将士。

可是,朝廷又没钱,怎么办?

要知道,这时候的明朝,军队的军饷、粮草开支,都是各军通过屯田,自行解决的。

可赏赐就没办法了!

于是乎,老朱大手一挥,印吧!

一次先印价值五千万两白银的宝钞再说!

前线将士浴血奋战,自当厚赏。

再怎么样,也不能亏待了前线拼命的将士们!

为此,印钞的速度也就飞了起来。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大明,朝廷一年的财税总收入,一共才二千多万两白银。

这是将所有的谷物,全部折算成银子之后的价值。

实际收到手的银子,还远没有这个数。

毕竟,大部分是收的粮食。

宝钞印太多了,老百姓自然都不干,不认宝钞,只要银两和铜钱。

对此,老朱的解决办法,也非常简单粗暴。

朝廷让你们用,你们就得乖乖用。

谁敢不用,敢拒收,那就杀了!

于是,很多人因此而人头落地。

可即使这样,依然挽救不回大明宝钞的信誉。

价值不断跌落不说,而且不少商贾,还是拒收。

毕竟,谁愿意收一张废纸呢?

而且还是明摆着的。

老朱甚至还规定,民间百姓和商贾向朝廷交税,只能交粮食或白银,铜钱,不得用宝钞交税。

但朝廷发俸禄,赏赐,工钱……等等,哦,那就发宝钞吧!

可你拿着朝廷发的宝钞,买官方的盐,那不行!买官方粮仓的粮,更不行!

“抢劫”两个字,几乎都明晃晃写到了脸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豪门狩猎:金主独捧小萌妻 山巅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豪门盛宠:爵爷的萌萌小心肝 妖奴滚上榻:太子,哪里逃 我的军功能加点 凤箫鸳梦 邻家雪姨 爱上千年老妖 混血BOSS的刁蛮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