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关灯
护眼
第147章 太孙新政的开始,让世界臣服于大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47章 太孙新政的开始,让世界臣服于大明!

“卖报了,卖报了,重大消息,皇帝陛下册立太孙了!”

“吴王被正式立为皇储,代理国政。”

“大明朝要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了。”

……

金陵城的街头巷尾,报童的吆喝声四起。

从前这种朝中大事,都是从官员口中传出,或在官方张贴布告里面看到,才知晓情况。

消息传开,往往都要等上很久的时间。

如今有了《大明日报》,金陵城的百姓,几乎在一日之间,便已全部知道了。

更远的地方,也是只稍晚一点点。

因为运送报纸的马车,正以最快的速度,将大批量的报纸,源源不断的运往全国各地。

经过数月的高速发展,《大明日报》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三十余个分社。

报纸一旦刊印发行,消息就能迅速传遍大半个大明。

而且,《大明日报》的扩张还远没有停止,新的分社仍在不断规划,也不断建设中。

下一步是要在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开立分社。

与《大明日报》一起飞速扩张的,还有大明银行。

各地的分行,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

有了金陵成打下的基础,再加上《大明日报》不遗余力的宣传,大明银行轻而易举的获得了民间的信任。

从地方豪绅到寻常百姓,争先恐后的将银子和铜钱存入银行,换取新钞。

也有不就是单纯的存银子。

因为将钱存入大明银行不仅不收保管费,还能获得利息。

虽然利息不高,但这个时代商品经济不发达,投资回报率普遍都很低,许多大户干脆挖地窑将银子埋起来,不做任何投资。

相比之下,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就变得极为诱人了。

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大明银行的大规模扩张自然不成问题。

唯一制约其扩张速度的,是地理距离的限制,派遣人员抵达当地需要时间。

其次则是员工的招募和培训,这些都不是一天能完成的。

但总而言之,无论是《大明日报》,还是大明银行,两者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将触角深入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对百姓来说,这两者带来的是肉眼可见的改变。

也令他们对于皇太孙秉政,充满了期待。

“吴王终于被立为储君了吗?那可真是太好了!”

“是啊!是啊!吴王可是绝世才子,咱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那是自然,你们没听说那句话‘吴王立,天下兴,乾坤从此定;八百年太平’,那可是天上的神仙说的。”

“早听说过了,满金陵城,谁没有听说过这句话啊!咱前些日子,还琢磨要大伙一起给陛下上‘万民书’,请求册立吴王为储君呢。没想到,一转眼,陛下就已经册封啦。”

“是啊!陛下不仅册封了吴王为皇太孙,还将国事全部交给他处理,咱听说了,太孙殿下接下来,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去除弊政。”

“那可真是太好了!”

……

相比奔走相告,拍手相快的百姓,朝堂上文武百官的反应,却显得波澜不惊。

吴王在此之前,便已监国。

大臣们也清楚,陛下立他为储君,只是时间问题,自然早有心理准备。

只不过,真到正式册立,并委托他全权处理朝政后,还是令不少人心里有些不安。

与穷人不一样,对于统治阶层而言,他们最想要的不是变革,而是稳定。

社会万古不变,阶层不再流动,会让穷人们都绝望,却是统治者最向往的天堂!

从吴王监国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看,他一旦接手,必将全面改革。

而这,才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官员和豪绅们最担心的事情。

不过,如今没有人知道皇太孙打算怎么改。

然而,也有些嗅觉敏锐的人,注意到了《大明日报》上刊登的一篇社论。

社论言词锋利,内容直指变征商税之事。

言及自皇太孙变征商税以来,各地官府仍怠政懒政,不作为,乱作为,对商税或胡乱征收,随意征收。

税吏对无权无势的商人随意欺压,对有背景的商人则放任其偷税漏税。

种种不法行为,令人触目惊心。

加征商税的命令已下达数月,朝廷三令五申,然而征上去的税,却并没有翻倍。

征税官员的腐败层出不穷,已经到了朝廷不得不大力整顿的时候。

这篇社论刊登在大明日报的角落里,并不引人注目。

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皇太孙册立等大事上面。

而变征商税之事,朝廷已经喊了很久,可一直都是光打雷,不下雨。

大家也自然而然的不太放在心上。

只有极少数政治嗅觉十分敏锐的人,才觉得这篇社论的来头,恐怕不一般。

因为此前《大明日报》上刊登过不少有关商税的内容。

但基本上都是对朝廷变征商税的摇旗呐喊,讲述商税变革的种种好处。

而这篇社论,则是给人一种正磨刀霍霍,准备对征税官员下手的意味。

或许,这便是太孙殿下新政要砍下的第一刀?

……

被册封为皇太孙后,朱允熥又搬回了东宫。

原来的吴王府,则全部划为归《大明日报》使用。

随着《大明日报》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员越来越多,之前的地方早就不够用。

腾出来的吴王府,正好可以满足其需求。

与报社在一起的,还有探听司,以及刚刚成立,正在秘密进行人员招募和培训的大明情报局。

探听司本身就是打着为《大明日报》打探消息的旗号,合在一起办公,也理所应当。

大明情报局则是以《大明日报》国外分社的名义。

这样方便派出谍子去别国潜伏。

在必要的时候,情报人员可以摇身一变,变为《大明日报》国外分社的记者。

若是身份暴露,需要大明官方的救援,也有了名义和借口介入,便于处理。

情报局与报社合在一起,只在内部分开,对外还能掩人耳目。

金陵城人口上百万,鱼龙混杂,未必没有别国派来的谍子。

若单独设立办公机构和地点,就很容易暴露于人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豪门狩猎:金主独捧小萌妻 山巅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豪门盛宠:爵爷的萌萌小心肝 妖奴滚上榻:太子,哪里逃 我的军功能加点 凤箫鸳梦 邻家雪姨 爱上千年老妖 混血BOSS的刁蛮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