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关灯
护眼
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开! 转进如风的朱棣!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61章 潘多拉魔盒打开! 转进如风的朱棣!

“我借十两银子,这是保书!”

“我借五十两!这是地契!”

“我借三百两!”

大明银行各个分行的柜台前,挤满了前来借钱的人群。

一直以来,放印子钱都是历朝历代的顽疾。

哪怕朝廷将其作为重罪进行打击,也始终是屡禁不止。

借高利贷,是许多家庭从勉强温饱走向彻底崩溃,不得不卖田卖地,卖儿卖女的根源。

与后世现代社会向银行借贷大多数是为了消费,买房买车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人,并不会如此。

但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很低。

一旦有什么天灾人祸,便只能依靠借钱度日。

这时候,有钱的豪绅就会趁虚而入,放高利贷给他们。

然后便是利上加利,利滚利,一直逼到穷人家完全还不起,从而不得不低价出售家产和土地。

可以说,古代社会绝大多数的土地兼并,都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的。

先借钱,再收债。

正如杨白劳和黄世仁一样。

守祖宗家业是历来的传统,若非走投无路,百姓们又怎么会将自己的祖宅祖田卖掉呢?

宋朝王安石变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便是青苗法。

即由朝廷放贷,来缓解民间高利盘剥的现象,但实际上,青苗法收效甚微。

因为青苗法借贷的时间很死板,每年固定日期借款,固定日期还贷,根本不能用来抵御突然降临的风险,而且利息还很高。

其次,由于放贷人是各地官府,官吏们自然不会错过捞钱的机会。

私底下增加利息,收受好处等现象层出不穷。

官府往往做得比地主豪绅更过分。

造成许多老百姓宁愿去借民间的高利贷,也不愿向官府借钱。

可如今大明银行放贷,情况完全不一样。

首先,大明银行是独立运作的商业机构,虽然仍是朝廷出资兴办,但它终究不是地方官府。

从审核到借贷,大明银行与官府都是分离的。

各级地方官吏无法插手,自然也就杜绝了从中鱼肉百姓,捞取好处的可能。

其次是大明银行的放款非常灵活,随借随还,期限灵活,完全取决于双方的约定。

再则,大明银行的资本雄厚,放款的金额也没有限制。

只要有产业可以担保,便能借款。

如果实在没有,也可以请亲戚朋友代为担保。

与后世社会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人,很讲究宗族关系。

愿意出面为亲戚担保借贷的人,还是挺多的。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大明银行的借款利息是真的很低!

低到很多人都难以相信。

不过,也不奇怪。

毕竟,大明银行的本钱,就是储户的存款。

存款给的利息很低很低,贷款稍微加一点,还有盈利呢。

此际,大明银行一个营业网点的二层楼上,杨士奇望着下方汹涌而入的人群,心中对太孙殿下的崇拜,又再次上升了一个台阶。

如此巧妙的法子,恐怕也只有太孙殿下才能想出来了。

原本他一直担心。

因为大明银行存钱不仅不收保管费,反而要支付利息。

虽说利息不高,但一年复一年,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早期还可以通过吸纳新的存款来抵消那些开支。

可总归是一笔亏空。

时间长了,怎么办?

现在,杨士奇知道答案了。

放贷!

这一进一出,大明银行哪里会亏啊!

明明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而且,对于民间高利贷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困扰诸多历朝历代的顽疾,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

除了极少数品性恶劣的赌徒之外,寻常老实巴结的百姓再也不用求爷爷拜奶奶去借高利贷了。

无钱经商的商人,也有了本钱。

一举数得。

杨士奇隐隐觉得,影响恐怕还远不止如此。

不过,他暂时还想不到更多。

……

“银行的潘多拉魔盒,终于打开了!”

东宫,朱允熥走在湖边,轻声自言自语。

之前的大明银行,仅仅大量吸收存款,放贷只放给了大明朝廷。

严格来说,还不能称之为银行。

只是一个供大明朝廷集资的机构。

唯有向民间放贷,才算是真正的银行。

朱允熥一直不急着迈出这一步。

一是为了防止在银行信誉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发生挤兑风险。

百姓们听说银行要放贷,担心自己的钱不安全,因而都来取钱。

同时,他也很清楚,银行放贷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金融业的发达必然带来商业的繁荣。

银行本身的货币放大功能,又会使社会上流通的钱变多,从而带来一系列的改变。

大明将很快从农业社会跨入商业社会。

社会形态的迅速变化,将给原来统治带来巨大的冲击。

官僚机构就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统治的需要。

这对许多统治阶层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

毕竟,统治阶层永远是最希望稳定的阶层。

万古不变,才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社会。

但这却是朱允熥所希望看到的。

从加征商税,惩治逃税的豪绅,放开经商限制,再到银行放贷……

这其中一环扣一环,都在他的计算之中。

若是骤然提出放开经商限制,必然遭到朝堂上绝大多数官员的反对,老朱也不会支持。

但有了前面的舆论做铺垫,高举打击皇亲国戚逃税和豪绅垄断市场的大旗,朝堂上声量最大的清流们就不得不支持他了。

清流们一支持,其他官员也只能跟着附和。

于是,放开经商限制的障碍,就此挪开。

日后老朱问起来,他也有话答复。

毕竟满朝文武都同意,可不是他一个人一意孤行。

等形成了趋势,自然有利益阶层支持。

有繁荣的商业,再加科学思想的传播,大明这艘船,正扬帆启航,驶上遥远的未知海域。

“太孙殿下,救命啊!”

正当朱允熥展开畅想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了一道凄厉的惨叫声。

紧接着,熊孩子朱高煦的身影映入眼帘。

后面还跟着另一道身影。

“我让你守护大明国法!”

“我让你当大明的包青天!”

“我让你逞能充好汉!”

“今天不打死你,我就不是你爹!”

朱棣手中拿着一根棍子,一边骂,一边追。

朱高煦则在前面拼命跑。

一边跑,一边喊着“救命”,正向他这边奔来。

朱允熥见状,不由得哑然失笑。

当下走上前去,拦住朱棣道:“四叔这是怎么了,咋就发这般大的火气呢?”

熊孩子见到有人来帮自己,胆气顿时壮了起来。

“太孙殿下,快来评评理。”

“我惩治违法的皇亲国戚,可是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大家都夸我是大明的包青天呢。”

“我那么做,都是为了维护大明的国法尊严,为了咱大明江山能千秋万代。”

“结果我爹爹不但不表扬我做得好,反而责怪我不该那么做,简直是岂有此理。”

“我爹爹他就是黑白不分,是非不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豪门狩猎:金主独捧小萌妻 山巅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豪门盛宠:爵爷的萌萌小心肝 妖奴滚上榻:太子,哪里逃 我的军功能加点 凤箫鸳梦 邻家雪姨 爱上千年老妖 混血BOSS的刁蛮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