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关灯
护眼
第345章 正式撤藩!开科取士和京师大学!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345章 正式撤藩!开科取士和京师大学!

随着叛乱的平息,大明勋贵豪商出海,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

不久之后,一封圣旨刊登在了《大明日报》上。

“自太祖开国,分封藩王,本为拱卫皇室、安邦定国之策。”

“然时移世易,今北方边疆已定,再无动乱之忧,而藩王之制渐生弊端。”

“土地财赋集于一方,军权在握,隐忧日显,长此以往,恐危及国本,扰民生息。”

“朕承天命,君临天下,念及大明江山社稷之稳固,万民苍生之福祉,以天下为念,决意革新。”

“自即日起,撤除现有一切藩王封号,收回封地、军权、财赋之属,一应归朝廷统辖。”

“诸藩王及眷属、属官等,需尽速筹备,移往海外之地,重新就藩。”

“从今往后,大明藩王,只封边远蛮疆之地。”

“朕望尔等能效仿周王朝之藩王,怀壮志豪情,开疆拓土于蛮荒之域。”

“海外之地,虽艰难险阻重重,然亦充满机遇,正可为我大明拓展新土,扬我华夏威名。”

“朕深知此举不易,然为大明万世之基,不得不为。”

“朝廷亦会妥善安排行程,供给必要物资,保尔等途中无虞。”

“抵达海外后,诸藩王若能勤勉奋进,建功立业,朝廷亦不会忘却尔等功绩,当有封赏。”

“望诸藩王深明大义,顺应天命,勿生异心,速遵朕旨行事。”

“如有违抗,定当以国法论处,严惩不贷。”

“钦此。”

这道圣旨一经公布,立时在朝野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此前藩王叛乱之事,朝廷虽未明文昭告天下,但在民间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如今朱允熥一道圣旨,将所有藩王废除藩位,将其全部分封至海外,自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天啊,陛下竟然下旨废除了天下藩王!”有人惊讶万分地说道。

“当初诸藩王谋逆叛乱,居心叵测,如今被废藩,也算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

有人接言,脸上带着一丝解气的神情。

“严格来讲,并非是废除,而是移藩海外。”

另一名较为冷静的人纠正道。

“听说海外之地富饶无比,眼下勋贵豪商都争着出海,藩王们出海,似乎也不算是多大的惩罚吧。”

有人小声嘀咕着。

“话可不能这么说,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海外之地或许是捞金的好去处,但藩王们在国内早已尽享荣华富贵,如今出海,远离故土,失去了在国内的权势和根基,肯定会历经一番磨难。”

“陛下旨意已下,他们也只能服从。”

“是啊,而且不管怎么说,连藩王们都出海了,咱大明向外扩张的国策,是就此定下了。”

“眼下朝廷还在对女真三部用兵吧,听说是连战连捷,想必也快要平定了吧。”

……

很快,藩王们便纷纷登船,一艘艘地启程出海了。

朱允熥也极为重视,多次亲临金陵城的码头,为他们送行。

展现出其作为晚辈的“孝心”!

原来各藩王所率领的三卫亲军,在被收缴武器之后,一部分仍作为藩王的亲卫,随藩王一同出海。

这部分人所占比例极少,还不到十分之一。

毕竟,出海航行所需的人力有限,无需过多人马。

另一部分则被编入大明军事学院,接受全新的思想教育和军事技术培训,等待日后编入新军。

而更多的士兵,则转身成为了工人,进入金陵附近的各个工厂工作。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越办越多,规模也日益壮大,对工人的需求自然也越来越大。

藩王的亲军们个个身强体壮,无疑是十分优秀的劳动力人选。

……

“朱高煦赐自尽!”

勤政殿内,朱允熥面色冷峻,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虽然叛乱已然平息,但余波尚未完全消散,对于牵涉其中的人员,必须要妥善处理。

“那燕王他们呢?”杨士奇恭敬地出言询问道。

“也让他出海吧。”

朱允熥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画了一圈。

“就是这一带,让朱棣和朱高炽前往此处。”

他所指的地方,正是欧洲。

那里与其他蛮荒之地截然不同,早已是诸国林立,彼此之间战火纷飞、征战不休。

而朱棣向来热衷于率兵出征作战,将他派往欧洲,恰好能让他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

“对于枪械厂的吴子承、张沐阳,以及子弹工厂的陆有林、张伯约等人,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杨荣又进言问道。

“该怎么处置,朝廷自有规章制度。政务处和军务处商议一个章程,呈交朕签字核准即可。”

朱允熥一脸轻松地做起了甩手掌柜,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遵旨!”殿下的众大臣连忙齐声应道。

“陛下!”吏部尚书詹徽出列,恭敬地说道:“自陛下亲政以来,设立了政务处、军务处,又增设了诸多部门,所用官员的人数大幅增加,如今朝廷的官员,已然隐隐有了供不应求的趋势。”

“臣以为,陛下该开恩科了,今年组织秋闱,明年入京考试,如此方能解决朝廷的用人之忧。”

“科举考试?”

朱允熥微微一愣,随即陷入了沉思。

其实这件事,他此前与杨士奇、杨荣、姚广孝等人早已商议过。

用人之道,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平心而论,科举考试并非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

然而,除了科举之外,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举孝廉?

世袭制?

还是军功爵制?

实际上,对于军功爵制,朱允熥虽未明确下旨推行,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在实施。

藩王以及功勋豪商出海,便是一种变相的军功爵制。

他们在海外获取利益,不仅能够发家致富,还会得到朝廷的封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豪门狩猎:金主独捧小萌妻 山巅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豪门盛宠:爵爷的萌萌小心肝 妖奴滚上榻:太子,哪里逃 我的军功能加点 凤箫鸳梦 邻家雪姨 爱上千年老妖 混血BOSS的刁蛮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