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便拿着还没编写好的农书商谈一阵,最终达成了一场交易。
签了契约,羋固询问道:“你这书还要编多久?”陆正说道:“恐怕还得一些时日,我还打算再多去其它地方了解一番。羋城隍若是急的话,我可以先给你一部初版。”
“这样啊,那也行!”羋固笑呵呵道,“我先帮你验证一下,是不是真有那么好的效果。”
陆正道:“应该是没问题的。”
陆正顿了顿,又道:“我听闻一些神灵为了谋取百姓香火,刻意让百姓过得艰苦,以使百姓求神保佑……”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若神灵使百姓过得富足,百姓自然会记住谁的好,百姓富足了,繁衍的子嗣便会更多,人口多了,香火自然旺盛。”
”羋城隍是楚国的正神,不是那些普通的官吏乡绅,也不是什么野神,不能像他们那样短视,只为谋取一时的好处……”
“若大人注重民生,百姓不出几代,永州人口便能翻倍,即便是偏远的永州,也可以变得繁荣兴盛,不缺香火……”
陆正直接拿着笔纸演算,一个个数字跃然纸上,清晰地表现出压榨百姓和造福百姓的利益得失。
乍一看,羋固在永州当城隍这些年,香火比明面上都还亏得多。
羋固平时喜好推演之术,算学还是懂得一些。
他看着陆正的演算过程,不禁深以为然。
每年收上来的香火份量不会骗人,这算学答案更不会骗人。
这些年永州人口少了很多,合着本官亏大了!羋固顿时感到肉疼,决定得好好整治一下永州。
按照陆正的设想推演,即便他一直在永州当城隍,也能稳稳晋升神道五重,只是以前的方法不对,地方野神把百姓压榨得太狠了。
“听君一席话,少走几十年弯路啊!”
羋固看着陆正,忍不住感叹一句。
陆正闻言笑而不语,他作为一个外人,自然很容易把一些事看得透彻。
羋固如果真愿意做出一些改变,那也是极好的。
羋固琢磨片刻,一拍大腿道:“你慢慢编书,我不打扰了,我得回去好好想想……”
想要改变永州的现状,不是说几句话就能做到的。
其中涉及的一些关系和利益,错综复杂。
羋固还得和自己的下属们详细商议一番。
换作别人跟他提类似的建议,羋固都不一定听。
但一行行数据摆在面前,得知这些年自己居然亏了这么多香火,羋固可有些坐不住了。
羋固带着赵明又火急火燎地离开。
赵明脚步轻快跟在一旁,神色轻松又略显愉悦。
以往他也跟羋固说过一些提议,可惜都很难施行。
现在看来是他的谏言方式不对,还得是陆正啊!
青婉见人离开,有些奇怪道:“他们活了这么久,怎么没想过这些?”
陆正微笑道:“有的人出身不凡,是很难低头去看待一些事情的。你不能总指望所有人都能想到那么多,即便他比你道行更高,活得更久……”
“噢……”青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陆正继续埋头修订农书,绞尽脑汁终于是把一部农书初步编写完成,然后将之命名为《四时农书》。
与此同时,陆正的文宫之中也有一部农书浮现,一模一样,同样不算完善。
没有什么天地异象出现,但自身文气加了不少。
陆正拿着书去找羋固。
羋固见陆正带来了一部初版,又见陆正一脸倦容,不禁道:“真是辛苦你了,怎么都不知歇息的?”
陆正微微一笑道:“正事要紧。这部农书,我暂时只能编写到这个程度,其中有所残缺,只能以后慢慢补全……”
“没关系,我能等。”羋固笑眯眯道,“倒是你,别太操劳了。”
陆正道:“还得麻烦羋城隍一事。”
“什么事,只管说!”羋固开口道。
陆正说道:“医书和农书,劳烦羋城隍送一份去安国。”
羋固闻言眸光微动,随即点头道:“这事好办,我等会儿命人刊印几份,火速送往安国……对了,你准备送给谁?”
送两本书而已,不算什么大事,又不是传递什么见不得人的情报。
陆正想了想道:“倒不用多麻烦,送给边城的官吏即可,只要传出去是我写的书,会有人去拿的。”
羋固眨了眨眼,看样子陆正在安国真有不少关系啊!恐怕安国朝堂都在一直关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