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笑颜争锋
“凌玉奉命于危难之间,英勇抗敌,保卫家国,杀敌万人,虽未经批准斩杀上位,但查明屈阳舒临阵换将,确有通敌之嫌。念其救国心切,朕不予追究。授都督佥事,任冶州总兵,封守正伯。”
凌玉可以在这个时间,放下北境的兵马归来,就足够验明其忠心了。
本身有关于她的奖赏就是太子来决定的,自然也不吝于给她足够的权力和赏赐,升至三品都督佥事,任一州总兵,甚至还给封了个伯爵。
以确保屈阳舒事件不会再次发生。
群臣听来虽然羡慕,但其实也没什么异议。
事情终了,屈阳舒一派也不会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吱声。
凌玉的这些奖励,是人家实打实拼死杀出来的。
保家卫国理所应当,拿哪个都不烫手,日后还要派这人出去打仗呢。
再说乾元重文轻武,武职再高也受文官监管制约,升至三品也没什么所谓的。
太子给了她规则以内,可以接受的最好结果了。
凌玉闻言拜身行礼,不卑不亢道:“谢陛下。”
萧宇瞥了她一眼,旋即又将目光看向明辰:“明辰出使有功,顺利达成和谈,夺回半州土地,忠心归国,朕大感其诚。授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加少傅。”
相较于凌玉的封赏,明辰的封赏却是狂放得多。
老皇帝的位置坐不了多久了,封这官,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意义。
明辰微微颔首,也朝着他拜身行礼:“谢陛下。”
一文一武两人倒是挺有默契的,姿势都一模一样。
明辰受了赏,朝堂上的群臣却沉默了。
一时之间,百官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的看向了那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
礼部尚书现在倒是成了高危职业了。
半年不到,换了三任了。
董景明死在了北烈,礼部尚书的位置自然又空了出来,这次才把能力威望资历都足够的冯孝忠给提了上来。
而冯孝忠空出来的礼部侍郎,还没有安排人。
这次,萧宇便是将其授予了明辰。
萧宇这句话的分量可不轻。
原本明辰只是个六品修撰罢了,一次直接升到了三品侍郎。
而且入内阁大学士,掌控话语权,还加衔太子少傅。
虽说名义上是太子少傅,但是实际上,这个只是个荣誉头衔,是文官体系之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加衔制度,头衔完全虚化。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这也是实打实的荣誉。
这比之凌玉拼死拼活得来的封赏还要夸张。
官职等级,权力,名誉……基本上都给足了。
明辰这才几岁啊?他才入朝多久?
这个年岁还没有在场官员的孩子们大的年轻人,就这样从一个连上朝资格都没有的无名修撰,直接跃升到了整个王朝权力中心,踩着他们的头顶,成为最为顶尖的那一批人。
一朝平步登天。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丢。
那他们这些在朝堂之中数十年费尽心机的算计,沉沉浮浮,往前蛄蛹那一寸两寸又是为了什么?
此人现在都这样了,那再过十年,再过二十年,又该如何?
这合适吗?
明辰确实做出了些事迹,但也不需要封赏这么多吧?
凌玉人家是实打实战场上杀出来的。
这人只是耍了嘴皮子而已。
文人善妒,明辰一步登天,自是引人不快。
代入明辰的视角,他们只会觉得北帝好忽悠,他们上他们也行。
人们面色各异,尽管心中各有算计,但却始终保持着沉默,没人敢站出来给萧宇施加压力。
因为没人知道,现在皇帝是铁了心要赏,还是听劝的。
忽而,有一人接收到了内阁首辅董正宏的目光示意。
他咬了咬牙,站了出来:“陛下……这,这是否有失妥当?”
“我朝几百年都没有这样的提拔先例,臣恐引起升迁之制混乱。况且明大人过于年轻,木秀于林,臣以为尚需历练。”
承应着萧宇和明辰这个新贵的视线,他也不禁颤了颤。
这个时候站出来,就是明牌与明辰这位新贵为敌了。
他知道自己的定位就是炮灰和靶子,尽量说的有理有据,少受责罚。
萧宇目光平淡,扫过朝堂群臣一眼,并不生气。
只是淡淡地说道:“年轻何妨?你们这些年长者若是有人能做到跟明辰一样的功绩,朕给你更高的封赏也无妨。”
“你们能么?”
明辰要授他长生,那肯定是要好好捧着。
他现在就是明确自己的态度,告诉群臣,明辰在他的眼中很重要。
太子身侧不远处,董正宏将一切尽收眼底,他垂了垂眸,也是站了出来,说道:“明大人出奇策,深得北帝信任,为我朝夺回半州土地,居功甚伟,老臣以为陛下之封赏合情合理。”
他的为臣之道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顺着皇帝。
董正宏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地位,也很清楚明辰跟他的关系。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更需谨慎。
圣上对于明辰很关注,现在这个关头,他不会露出半点对于明辰的敌意,甚至还要创造机会,表现得很和善很亲近。
完全站在圣上和明辰的这一边,不给对方制裁自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