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距上次传功也才过去四五个月的时间,徒弟们还未能把其中奥妙完全领悟,如果现在就传,难免欲速则不达。所以赵志敬便想着先将这套太极拳法传了,所谓大道相通,练武的极致无非阴阳融合,刚柔并济。
而太极拳法正好就包含了这些理念与深意。
等传过太极拳法之后,便可按照每人的领悟多少,看看是否传太极剑法,最后积微成著,助他们将原本的武功再上一层楼。
徒弟们一听师父要传授新的武功,自然各个都是喜形于色,师父先胜李莫愁,再败黄蓉,都用过这套太极拳法。
足可见其威力!
“这套太极拳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赵志敬将双臂慢慢提至胸前,以左掌为阴,右掌为阳,两足平行,摆个起手式,跟着将后续招式慢而又慢的演练出来。
“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
徒弟们聚精会神的看着,以为是师父故意将招式使得特别缓慢,好让大家伙能看懂。
但等到了第十招“抱虎归山”时,以杨过为首,资质较高的弟子,已经稍微领悟出其中奥妙。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师父与郭伯母交手时,无论郭伯母掌法如何变化,总能用这套太极拳以慢打快,立于不败之地。”
杨过已经学了空明拳,而空明拳与太极拳多有相似之处,同是以柔克刚,又都融入了道家思想,所以杨过越看越是入神。
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赵志敬终于将招式收拢,重合太极,收势后气定神闲,极为从容。
“这套拳法纯以意行,最忌用力,要求习练者形神合一,所以易练难精,没有足够的内力支撑,便是十之一二的威力都未必能用出。”
赵志敬看看徒弟们神色,已经大概能知道每人理解到了什么程度,“你们现在学了这套拳法,要做的不是拿去与人争斗,细心领悟其中的拳意武道才是正途。”
“以后随着功力的逐步增长,再慢慢彼此印证,方才能参透妙诣,受用无穷。”
“来,不管记住了几分,都随为师再来从头至尾的走一遍。”
“切记用意不用力,招式无需分毫不差,但务必节节贯穿,前后无有断绝。”
一众弟子当即随着师父演练太极拳法,开始时难免夹杂着全真教拳法的影子,但赵志敬也不苛责,由着徒弟们慢慢领悟。
这一练就又是半个多时辰,赵志敬看看天色,也到了用早饭的时候,便再叮嘱几句,跟着结束了早课。
等到了这天晚课的时候,赵志敬接着将来年下山历练的打算说出,好让徒弟们利用这段在山上的时间,努力练功,也为以后的事情早做准备。
“预计在明年开春以后,你们之中功课能通过为师考核的,就可以正式下山去外面游历了。”
徒弟们听了,想想再半年时间就要离开师父身边,都是不舍,但又忍不住对外面的世界产生憧憬。
“到时喜欢书画的,就该去登山临水;爱好厨艺的,就该去临安府找同行取经。”
“想要为民请命的,为师会安排途径让你一展胸中抱负。”
“你们年纪还小,闭门造车实不可取,单只一个华山更不应该是人生的全部。”
感谢大家赏光,这次留下道号的道友超过十人,所以按照书友值排序。
其中风清扬以冯清阳代替,还请见谅。
另外这本书会继续写下去,所以肯定还要收徒弟,这次未进丹箓的道友,之后会陆续安排。
再次衷心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