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成为幕后黑手的第一天
今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目前真菌仓库里有五种,它们分别是:
太古毒液真菌,分离有毒物质和无毒物质,生成剧毒化合物与可食用淀粉;
太古燃料真菌,以钷矿为食,产物为热值80兆焦/千克的兽人燃料和钷素精炼残渣;
太古氢氧真菌,分解水体,产生氢气和氧气,效率和单位产出低于电解水;
太古抗氧化真菌,在富氧环境中产生抗氧化酶;
太古结晶真菌,返祖程度60%,具备两种代谢模式,可以直接吸收亚空间能量生产单晶体,也可以将灵骨转化成单晶体。
按照“烷化剂+抗氧化酶=太古真菌返祖诱变剂”这套公式,李诺依次对另外四种太古真菌进行突变实验。
太古抗氧化真菌没有发生返祖,这在情理之中,不然它产生的抗氧化酶早就引发它出现返祖现象了。
太古氢氧真菌没有发生返祖,这也在情理之中,此真菌和太古抗氧化真菌处于同一只史古格体内,如果能在抗氧化酶的诱导下返祖,那早就返祖了。
太古燃料真菌出现返祖现象!
返祖程度达到60%!
其产生的兽人燃料热值达到了160兆焦每千克,同比热值翻倍,可以说是质的变化。
太古毒液真菌同样出现质变,它的返祖程度也为60%。
返祖之后,有毒物质中的碳元素被进一步分离,产物中的可食用淀粉比例上升。
李诺快速计算了一下,使用60%返祖的太古毒液真菌制备合成淀粉,其效率比以往提升了正好一倍。
这是什么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合成淀粉产业的产能提升一倍。
今年年底,原计划的产能指标是每个月9000万吨合成淀粉。
现在,这个数值提升100%,达到1.8亿吨。
李诺整个人都惊呆了,仔仔细细复核好几遍,这才确认自己没有算错。
多出来的合成淀粉是怎么产生的?
是系统在虚空造物吗?
不,不是虚空造物。
在原先的制备流程中,10千克残渣被转化成2千克合成淀粉,1千克剧毒浓缩物,以及7千克的副产物。
副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氮和水。
使用60%的太古毒液真菌处理残渣时,多出来的合成淀粉来自于副产物。
7千克的副产物变成5千克,少掉的2千克变成了合成淀粉。
最终,同样是10千克残渣,产物却是4千克合成淀粉,1千克剧毒浓缩物,以及5千克副产物。
这就是合成淀粉产量直接翻倍的原因。
“卧槽…发财了…这下真的发财了…”
李诺在窝棚里激动得无以复加,背对房门的身体止不住地哆嗦。
门口的扎尔格看得一脸懵,虽然不懂巫祭在做什么,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嘎吱嘎吱,金属鞋底踩踏草皮,压弯了翠绿的草杆,一道人影从远处的停机坪跑过来。
来人是野兽。
他如今的身高接近两米五,身躯的厚度达到一米,水桶般的腰身和粗壮的胳膊蕴含着惊人的爆发力,一身打磨得锃亮的金属盔甲看得扎尔格两眼发直,好生羡慕。
“巫祭捏?”野兽在门前停下脚步,好奇地看向屋内,只见到一个背对着房门抖动身体的背影,“他在嘎哈啊?”
“俺也不知道。”扎尔格挠挠头,“俺只听到什么发财啦,俺不是在做梦吧,这也太爽啦之类的词。可能巫祭大大又有什么哇塞的新点子吧。”
“咳咳。”
李诺听到门口的动静,将手里的真菌收进真菌仓库,擦了下嘴角转过身:
“咋了,野兽?有要紧事吗?”
野兽和巫祭交换一下眼神,确认现在占据巫祭身体的是自家老大,立马咧嘴笑道:
“老大,俺有个好消息。彭帕那小子发现冉丹联盟的地盘了。”
“哦,是吗?”李诺面色一整,提起法杖走向房门,“走,俺们过去看看。冉丹联盟距离俺们这里有多远?”
“大概有五千多光年。”
五千多光年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在星炬的光照范围内,五千光年最快两个月就能走完。
可银河系以外的地方没有星炬,也见不到星炬的光芒,冉丹联盟能多久抵达银河系,还得看它们的超光速航行技术是否靠谱。
如果这么多年里,星际航行技术没有革新,冉丹联盟的超光速航行手段应该还是“亚空间跳跃加三角定位法”。
这种星际航行技术适用于没有星炬指引的星空。
通俗来说是这样的:
每进行一段不超过100光年的亚空间航行后,舰船进入实体宇宙空间,通过计算“初始点位”、“终止点位”和“目的地”这三个点位的坐标信息,来确认自己有没有偏离航道。
行商浪人在扩区里遇上星炬光芒失踪的情况时,采用的就是这种航行方法。
理论上来说,冉丹联盟连续进行50次短途跳跃和三角定位,就能回到银河系。
但这是理论上。
在实践的过程中,冉丹联盟的舰队大概率会在亚空间内迷失。
它们出现的地点可能会严重偏离航道,它们出现的时间点可能是出发时的一年后、一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后、十几年前。
毕竟,亚空间的时间流速不是线性的,通过亚空间航行穿越回到过去,或者是穿越到更远的未来也不是不可能。
据说有个兽人军阀老大曾穿越到过去,遇到几分钟前的自己。
两个“军阀老大”手里都拿着自己最喜欢的武器。
于是,他们俩为了同时拥有两把最喜欢的武器,进行殊死搏斗。
这个简单的小例子,足以说明亚空间有多么奇妙。
李诺乘坐咔哒运载机飞到钢锭号,步入舰桥。
彭帕泡在羊水罐里,看到巫祭后嘿笑起来:
“巫祭大大,俺确定那里是蠕虫人的地盘。你看,这是俺画出来的点点图。”
蠕虫人是冉丹人的统称,因冉丹联盟的主要成员为蠕虫生命体而得名。
这种生命体的生理结构非常奇特。
几千条蠕虫聚在一块能组成一个类人生物。
分散开来时,它们又像是蟑螂一样到处乱爬,而且智商还不低,懂得如何隐藏自己,避开敌人的追杀。
它们通过交换体液来传输信息。
体液中蕴含信息素、神经递质、激素、刺激源等物质。
这种信息传输方式有点慢,但高保真,易存储,保密性极高。
当初三支星际战士军团对付冉丹联盟的时候,没少在破译蠕虫人的信息素和神经信号上费心思。
回到正题上来。
点点图向半空中投射全息荧幕,一颗被改造成钢铁丛林的行星浮现在眼前,行星周围有三颗小行星环绕。
小行星具有明显的改造痕迹,上面有地对空的重炮和环绕星球的轨道空间站。
被小行星包围的行星乍看之下有些狰狞。
它通过三根粗壮的太空走廊与小行星连接在一块,星球表面是密密麻麻的钢铁建筑物,犹如规模庞大的计算机矩阵,又像是机械教的铸造城市。
很明显,离开银河系后,冉丹联盟发现了具有丰富矿藏的星球。
这种情况相当于中彩票,而且是头奖。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银河系外面的天体分布密度,远低于银河系范围内。
银河系里,1x1x1光年的立体空间内,平均存在1.3个恒星,以及若干不发光的天体。
而在银河系外,天体分布密度急剧降低,大概只有银河系内的20%。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帝国也好,灵族也罢,都赖在银河系不走的原因。
“彭帕,你感应一下星球上有多少生命体。”
“好滴,让俺看看…”彭帕的羊水罐里冒出气泡,咕噜咕噜的声音此起彼伏。
过了大约半分钟,彭帕开口道:
“大大,俺感觉有几千亿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