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关灯
护眼
第47章 相遇(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47章 相遇(下)

“真是可耻的魏国人!”

“你们邺县,还有赵国的武城,真是太不讲周礼了!”

被俘虏的白狄们用诸夏雅言骂骂咧咧。

因为和诸夏之国混居多年,中山白狄之中,也有不少会说雅言的。

甚至由于几年前,和魏国交战,他们这批会说雅言的人中,还能带上几分魏国的口音。

西门豹听见了,便因此震怒。

戎狄禽兽,

竟然敢说自己不讲周礼?

这必须用儒家的仁义,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周礼”!

于是,西门豹让卫士,押着那几个痛斥自己“卑鄙”的白狄上前。

“为什么这么说?”

西门豹坐在战车上居高临下,眼带怒气,手已经摁上了腰间的宝剑。

不过,在用戎狄的血证明自己周礼的正统性之前,西门豹对他们的话,还有些疑惑。

那几个白狄便将自己之前的推测,说了出来,并且强调,“如果不是你们说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巧合呢?”

西门豹瞪大了眼睛,“武城的武公,和我并没有见过面,如何商议这样的阴谋?”

赵国的情况,和魏国不同。

自魏斯上位后,便推行改革变法,使得大量人才,得以立于魏国朝堂之上。

而赵国此时,基本上仍沉浸在春秋的风气之中。

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不足以改变整个赵国的面貌。

武城的武公,便是在赵国遵循周礼的情况下,分封而来的公族。

毕竟赵氏辛苦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建国称侯了,凭什么不让族人享受享受?

而有这样的出身,武公自然是看不起西门豹这种,从平民晋升为一方官员之人的。

血统低贱之人,怎么可以和我这样的君子,坐而论道呢?

又虽然,赵侯籍也学着魏国进行了一些改革,提拔了许多平民出身的人才进入朝堂,但在地方上,仍旧让许多公族贵人,分封立藩。

在赵籍看来,自己这么做,既提拔了人才,又照顾了族人,实在是两全其美,可在贵人眼中,却是觉得,那些平民贱人,占据了自己的位置。

若是没有他们,自己既能享有封地,又能在朝堂上掌握权利,岂不美哉?

于是,

西门豹初上任时,曾经写信给武公,想和他约在两城之交的地方见一面,以叙三晋之好的请求,并没有得到武公的回复。

武公还不屑的对使者说,“可鄙之人,我和他有什么好谈的呢?”

而对方的骄狂,也是西门豹担心,赵国会利用白狄,偷袭邺县的原因之一。

毕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啊!

“那你怎么知道我们会来呢?”那说雅言最利索的白狄哼了一声,显然不信。

西门豹指着他的脸,说道,“戎狄和诸夏之异,何其大也?”

“难道你们认不出我诸夏,我诸夏还认不出你戎狄吗?”

邺县也在太行群山的覆盖之下,也有一些人,为了获取资源,而进山打猎。

这些白狄既然已经来到了武城,那么一不小心,被跑的远点的邺县人看到,也是正常的。

而如何一眼就看出白狄来?

且说,

诸夏先人,对四周蛮夷的态度,素来是鄙夷的,因此在为其取名时,也不会考虑太多,浪费自己的精力,有什么便叫什么。

赤狄之“赤”,是因为其人原本喜欢在面上,涂抹赤色,彩绘其容,以彰显其凶恶,故而得名。

不过等和诸夏往来密切后,赤狄也渐渐改了这风气。

而没有了那涂面,赤狄看上去,和诸夏之人,其实没什么不同。

因此在晋景公时,赤狄中的潞氏之主婴儿,还曾迎娶了晋景公的姐姐。

在民间,随着赤狄衰落四散,和诸夏之民婚姻的例子,也有不少。

只要“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也不琢磨着建国争霸,那诸夏其实也不会过于追究。

而白狄之“白”,却有些不同。

也许是其原本生活于诸夏西北的地区,其人肤色,相较诸夏之民,要白上许多。

且不是健康的白里透红,而是一种让人诧异的惨白。

日照之下,还不太清楚。

但在阴暗之地,诸夏白狄两两相望,对方的白肤,就有些显眼了。

当初那发现白狄踪迹的猎户,便是因此断定其来历,然后向西门豹举报,当地有一伙不明踪迹的戎狄出没!

谁让西门豹此前颁布了法令,说只要有利于诸夏打击戎狄,增加邺县的奴隶储备,便可以给予赏赐呢?

白狄啊白狄,

邺县之民无钱,苦甚,只能借你人头一用了。

听了西门豹的话,那几人哑口无言。

所以说,这次双方的碰面,是全然的巧合——

西门豹这边,只是简单猜到了武城的谋划,并且打算主动出击,以防不测。

就算不能遇见白狄,通过一番武装巡查,彰显力量,也能震慑对方,让其绕开邺县。

但因为行动太迅速,便和才行动起来的白狄,正好撞到了一起。

甚至西门豹还理直气壮,“诸夏听闻戎狄的消息,本来就该兴致勃勃的出击,难道还要占卜吉时吗?”

打你就打你,

不用讲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蜜恋100天:总裁大人,请赐教 神圣计划?可我是宝可梦训练家啊 我的女友死在了过去 特工重生之农家生活小意思 晚安,傲娇先生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 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 带着无限面板重生 帝尊天下:冷王的奴宠 山河等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