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造!
现阶段,伴随着女娲ai的不断进化,以及李青松持之以恒的在生物科技上投入大量脑力和精力,从一百多年前开启的缓慢提升进程始终没有停下。
这些年来,自己的最大意识连接数仍旧在以平均每年百分之零点几的速度提升着。到了现在,已经提升到了1.7亿。
预计再过五六十年,便可以提升到两亿了。
“等蓝图克文明主舰队到来的时候,我便可以同时操纵两亿名克隆体了。这样的话,我能支撑的最大规模的有人舰队,大约会有14万艘水星级战舰,6000艘金星级战舰,以及120艘地球级战舰,加上各种有人辅助飞船,有人舰队的总规模将会在大约16万艘飞船左右。”
16万艘各种型号飞船、战舰的建设,毫无疑问是一项极为庞大的工程。
单单从质量来算,这支舰队的总质量便将高达一亿吨以上。
要生产这一亿吨的战争相关飞船,需要投入的物资总量恐怕得以百亿吨来计算。
更何况,李青松并不打算只建设这么点飞船。
原因很简单,更多的飞船自己虽然一时间没有足够的克隆体去操纵,但可以先造出来储备着啊,这样一来,前线一旦出现飞船战毁,后方立刻就能有新飞船顶上去。
李青松最终打算建造的战争相关飞船数量不是16万艘,而是128万艘!
这样的话,恐怕物资需求就真得上千亿吨了。
这物资需求已经足够庞大,甚至让巅峰时代的人类文明胆寒。但对于李青松来说,这却仅仅只是自己要建设的太阳系防线的一部分而已。
除此之外,李青松还有更大规模的建设需求。
其一是克隆体的生产。
如同储备战舰那样,李青松也将展开克隆体的大量储备。
这样一来,一旦有克隆体战死,立刻就可以有备用克隆体顶上去。
放在以前,李青松是无法储备太多克隆体的。
因为克隆体也是需要生存的,需要食物氧气饮水,需要有地方休息,每天还得分出精力操纵着他们运动一下,否则便会生病。
最大意识连接数为1.7亿的话,克隆体总数达到5亿便差不多是极限了。再多,就会占用李青松太多的连接数,对其余生产建设造成影响。
但这一次,李青松打算生产的克隆体数量是30亿!
原因很简单,在女娲ai和自己的通力协作之下,有一项极为关键的技术得到了突破。
冬眠技术!
如今,李青松已经做到通过技术手段,让克隆体如同地球上的变温动物在冬天冬眠那样,同样也进入到冬眠状态。
冬眠状态之下的克隆体,心跳几乎可以达到一小时跳动一下的频率,新陈代谢极慢,基本上不会衰老,也不会生病。
而支撑克隆体冬眠所需要的,除了固定的冬眠基地建设之外,便仅仅只是一些电力和营养液以及少数克隆体做维护保养而已,维生成本极大降低,且根本不占用意识连接数,无需每天再分出精力操纵他们运动一下,操纵他们吃饭喝水之类。
综合测算,李青松将备用克隆体的数量定在了30亿这个数字。
这同样意味着极为庞大的建设需求。
以一台冬眠仓质量为2吨计算,单单是冬眠仓,总质量就要达到60亿吨。生产的话,怕不是得准备千亿吨的原料。
但仅有冬眠仓很显然是不行的。自己还得建设庞大的冬眠基地,还要有各种配套工厂的辅助。
以一座冬眠基地占地1平方公里,建筑高有100层,一层可以放置100万台冬眠仓计算,一座冬眠基地可供一亿名克隆体冬眠。
30亿名克隆体,自己就得造30座这样超巨型的冬眠基地!
涉及到的物资更是如山如海。但相比起第三项建设,这前两项又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