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名家,古龙。
说实话,从我诞生,便开始泡在武侠书海之中,我心里,有个童话,或许,也是很多现代人心中的童话,我想走进江湖,走进武林,在那里,仗剑闯天涯,策马平天下!
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这副挽联,一直存于我的脑海,它带来的,不只是感悟,还有我的梦,一同心碎。
既然时间不再有江湖,那我便挥舞狼毫,用我三尺笔锋,在的广阔天地,开拓属于自己的武林。
这次能够有幸续写偶像的小说,荣幸之至。
光鲜的背后是痛苦,成功的背后是坚持,写作注定是一条与孤独形影的泥泞曲径,颠倒的时差,灵渠的枯竭,我们在这里,付出了太多,包括青春,生命,心血。
唯有依旧挥动的笔杆,才是我生存的理由。
我想以三寸笔锋,拓下万载江山。
所有的成功传奇,背后都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
男人,因苦难而生,男人,与艰难厮杀。
在古龙先生背后的苦史,又有多少人知道?
发一个贴,为了自己,为了古龙先生的事迹,同时,也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古龙先生的坚持,了解古龙先生的精神,同时,也知道了这片天地,中文在线。
古龙(1938.6.7—1985.9.21),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阐述其对中国社会的独特洞见,将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一代大侠,江湖文豪,古龙的作品和人生,都在演绎他永恒的主题:勇气、侠义、爱与宽容。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创作了73部精彩的武侠巨作,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938年6月7日,熊耀华出生于香港(户口登记1941年出生)。
幼时曾住汉口,由于国共内战的缘故,熊耀华随家人移居香港,就读于德声教会小学。
1950年漂洋过海,熊耀华定居台湾,就读师院附中(今师大附中)初中部。
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学(高中),熊耀华在这段时间大量写诗,投稿蓝星诗刊、成功青年等。
后来父亲熊飞(熊鹏声)因外遇抛弃妻儿,不久熊耀华亦离家出走,独居于浦城街,一度加入帮派,刀疤累累。
1955年,熊耀华高二时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从北国到南国》,笔名古龙,开始了他的职业写作生涯。笔名由来:一说古龙一女友叫古凤,才起名为古龙。
1957年秋,古龙进入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就读夜间部英语科。
1958年弃学,与舞女郑月霞(莉莉)同居于台北县瑞芳镇郑家。为了谋生,他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
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龙的潜伏阶段或试笔阶段,发表了《孤星传》、《护铃》等十余部小说。由于大量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染有西方文艺色彩。台湾武坛以三剑客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为尊,古龙特意结交他们,还替他们代笔了几部。最重要的朋友牛哥(李费蒙)、牛嫂(冯娜妮)也在这段时间认识(后者也是古龙初中、英专的学姊),兄长辈如邹郎和胡正群也很照顾古龙。[1] [3]
1963年起,古龙接连发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浣洗剑录》、《名剑风流》、《武林外史》和《绝代双骄》等六部长篇,皆接近或超过百万字,质感也明显提升,遂跃登为四大天王之一。
1964年至1966年发表的《浣洗剑录》为古龙小说创作的里程碑,其首次模仿了金庸《倚天屠龙记》中提出的“无招胜有招”,并且向《宫本武藏》等日本时代小说取经,探索武道(天道),另辟武侠蹊径,由此开始了古龙独特的武打描写方式。
《武林外史》奠定古龙武侠小说的“浪子”风味,强化了《名剑风流》的现代感。
《绝代双骄》有明显的寓言化倾向,是第一部大红大紫的长篇武侠喜剧。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报邀稿《绝代双骄》,从此和古龙结为莫逆。往后近20年,倪匡每到台湾,就会和好哥儿们吃饭、喝酒、两人也常跨海打电话,诉说寂寞,聊到深夜。[1] [3]
1967年,《铁血传奇》(后更名《楚留香传奇》)破茧而出,集武侠、文艺、侦探、推理、寓言于一身,自立门派,树立新派掌门人的标杆,也开启了往后十余年的黄金时代。
《多情剑客无情剑》再接再厉,成为武侠史上惊世艳俗的不朽名著。
《陆小凤传奇》系由金庸封笔后亲自替旗下的明报邀稿,有“盟主”传承的意味。
《天涯·明月·刀》因理念较为前卫,被中国时报腰斩,古龙引为憾事。
1976年,香港邵氏以《流星·蝴蝶·剑》为底本拍摄电影,开创了武侠电影的又一次高峰,也缔造了古龙的电影时代。
中国时报不得不向古龙低头邀稿,于是有了《碧血洗银枪》——古龙的王子复仇记。
古龙的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从创作中期直到末期,他不断突破自我,多次说武侠小说到了要变的时候。中外镕铸者,如王度庐鹤-铁五部曲和《野性的呼唤》共治于《多情剑客无情剑》,又如《小妇人》融入《欢乐英雄》,《教父》和日本漫画《带子狼》融入《流星·蝴蝶·剑》。1979年《英雄无泪》完成后才进入衰退阶段,创作锐减,代笔横行。这和古龙兴趣转向编剧,以及健康不佳有极大关系。[1] [3-4]
1969年,古龙就替导演徐增宏写过剧本《萧十一郎》,这也是第一部先有剧本再有小说的武侠名著。
1976年,香港邵氏推出《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轰动港台及东南亚,古龙小说如日中天,几乎每一部都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80年代,郑少秋主演的港剧《楚留香传奇》在台播映时盛况空前,满城争说楚留香,和杨丽歌仔戏、黄俊雄布袋戏《史艳文》、古装剧《一代女皇》均为台湾电视史上的经典作品。古龙自70年代晚期即投入影剧事业,与好友倪匡、导演楚原经常合作,挂名之作品不下数十部,1980年甚至创办了宝龙电影公司。古龙自年轻时就嗜色如食,嗜酒如水,发达后更加忘形得意。
1977年,染上肝病,健康逐渐走下坡。[1] [3-4]
1980年底,在北投吟松阁饮宴时遭人砍伤(吟松阁事件),失血,又输入带有肝炎的血液,从此健康更加恶化,原本“大头、胖子”的体型严重缩减,判若两人。婚姻的触礁、电影投资的失利,也造成他心中的苦闷,忘情于酒。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下午六时不治,享年四十八岁。出殡时,王羽、倪匡、林清玄等友人在他的棺材里放了48瓶xo酒陪葬。乔奇为他写了一副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古龙生前情归多处,年轻时与郑月霞同居,生下非婚长子郑小龙。后来又迷上舞女叶雪和日本留学生千代子,叶雪是他明媒正娶的第一任妻子,未几离婚,育有一子。1976年再婚,对象是年轻、单纯的梅宝珠。宝龙电影公司即取自夫妇之名。可惜古龙重友情而轻妻儿,不善经营婚姻,几年后便以离婚告终。晚期女友不计其数。于秀玲是古龙的最后一个女人,陪伴至古龙病逝。
古龙一生创作的武侠小说高达七十余部,代笔、冒名之伪书更超过百部。古龙去世后,作品出现版权纠纷,亲友和出版商之间存在多起官司,多少影响了小说的传播。今长子郑小龙和婚生子熊正达已握手言和,期待再现古龙小说的繁荣局面。
散文集
《不是集》《谁来跟我干杯?》《谁来跟我干杯?》[1] [3]
早期作品
《从北国到南国》1955年创作第一篇是短篇文艺小说,非武侠小说,1955年11月发表于台湾/晨光杂志第三卷第九期。
《苍穹神剑》1959年动笔,1960年第一出版,武侠处女作。
《剑毒梅香》1960年清华出版,只写4集14章,其后由上官鼎代笔,《七嘴八舌话古龙──大学同窗访问录》说上官鼎越写越差,古龙接手续完。
续集《长干行》上官鼎又撰,高庸称3集后由其代笔。
《残金缺玉》1960年香港南洋日报连载,1961年春第一出版,第一部在报纸上连载的作品。
《剑气书香》(古龙+墨余生)1960年真善美出版。1960年真善美本《湘妃剑》第1集引荐本书,有“继《苍穹神剑》、《剑毒梅香》、《残金缺玉》”之语,以此定各部作品先后。古龙只写3集,墨余生续至8集,又撰续集《剑气严霜》。
《月异星邪》1960年第一出版,以下至《湘妃剑》,创作先后待考。
《游侠录》1960年海光出版。
《失魂引》1960年10-12月明祥出版。
《剑客行》1962年或1963年明祥出版,今据诸葛青云〈卖瓜者言〉更正为1961年,1964年明祥《无情碧剑》同书异名。
《孤星传》1960年10月-1963年1月,真善美出版,单行本之间常相隔半年,1973年11月-1974年10月香港武侠春秋连载,改名《历劫江湖》,1974年2月南琪本改名《风云男儿》。
《湘妃剑》1960年10月-1963年7月真善美出版,1960年10月-1961年2月香港上海日报连载10-26集,备注:篇幅与《孤星传》相去不远,出版间隙之现象应类似,1974年南琪本改名《金剑残骨令》。
《彩环曲》1961年10月-1962年9月自立晚报连载,1962年明祥出版,又名《傲剑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