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还以为跟着大哥能学的稳重点,怎么现在刘延章也不着调了起来。
四方撩起眼皮看了一眼小赵氏:“两个公子是跟康王世子一起去的。”
小赵氏楞了下。
原来刘延礼和刘延章今天上午就到了,哪知在城门外遇到了出城打猎的康王世子一伙人,刘延章跟其中的安国公世子赵堃关系向来近,就被叫着一起去了。
刘延礼的靴子打猎不衬脚,就叫四方偷偷回来给他拿靴子。
原本,世家子弟之间走动游玩也没什么,但这康王世子的身份,在京中却有些忌讳莫深。
康王乃先帝的亲哥哥,骁勇善战,十五岁便上了战场,驻守西北二十年,手握四十万大军,打得北方柔然人十年不敢来犯。
四年前,一向身T不好的先帝驾崩,康王元佑晟及其嫡子元昭胥回京送灵,扶持时年不过五岁的当今圣上登基,获封摄政王,可见帝不跪。
西北则由其他三个儿子及几个心腹部下驻守,康王世子每年回去半年,在京中半年,已成惯例。
康王父子入主京城这些年,时局大变,朝堂上下几乎被这对父子换了个g净,保皇派被倾轧殆尽,整个前朝唯摄政王马首是瞻。
他们二人的野心,几乎是昭然若揭。
昌平侯作为仅剩不多的中立人士,并不想自家子弟跟康王一系太多接触。
奈何自己家的大儿媳周氏的哥哥是安国公的妹夫,而康王又是安国公的姐夫,安国公世子赵堃这几年跟表哥康王世子极为亲近,绕来绕去,也是绕不开的关系。
昌平侯只能私下嘱咐几个孙子,不要跟康王世子往来。
即便不说这政党缘故,昌平侯也不愿他们几个和康王世子有什么交集。
他们这位康王世子,自小生在漠北,X子狂放不羁,是丝毫不知礼法为何物的一个人,风流nGdaNG成X,据说还有几个柔然美姬放在后院里,坊间传闻还道,此人甚好人妇,这样一个劣迹斑斑之徒,跟他交好,能走什么正路。
朝堂的事儿小赵氏不懂,但康王世子的为人传闻她却是听过的,公公不喜孙子与他交往,这要是知道他们一块儿去打猎,少不了一顿责骂。
小赵氏皱了眉头,刘延礼跟康王世子那边素无交集,若非因着刘延章,也不会被拽去打猎。
她看着面前的四方,训道:“你也是,少爷叫你偷偷回来,你却大摇大摆的进院子,这下谁人不知道少爷可能已经回来了。”
她向来嫌弃四方蠢笨,可刘延礼喜欢他跟着,没办法。
四方呐呐称是,小赵氏剜了他一记眼刀子:“若有人问起,便说是少爷打发你回来报平安。”
四方连忙点头应了,又道:“那靴子……”
“说个地方,我叫人送去。”
自己养大的孩子自己知道,若是不合他意了,还不晓得要怎么闹呢。他小儿X子,惹了康王世子不开心便不好了。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