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关灯
护眼
第567章 程序设计式宇宙!普朗克长度!普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567章 程序设计式宇宙!普朗克长度!普朗克时间!时空极限?错错错!

在后世,关于宇宙的起源,有一个非学术性的,但令人不寒而栗的理论。

那就是“程序设计式宇宙”。

什么意思呢?

该理论认为,我们生活的宇宙,其实是神级文明中的程序员设计出来的。

所谓的物理规律只是人家编制好的程序规则而已。

比如,光速为什么不能无限大?

理由是防止系统计算溢出,光速达不到的地方其实都加载不出来。

就好像人类玩一款叫《饥饿》的游戏,画面中的黑色区域你只有走到那里才会显现内容。

光速定值的设计就是为了节约系统资源。

可以说,这个解释非常有逻辑,因此才显得匪夷所思。

此外,程序设计式宇宙最核心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时空帧率”。

我们应该知道,电脑显示屏上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参数。

一个是像素的大小,另一个则是动画的帧率。

像素是组成画面的最小单元,它越小,画面越精细,游戏中的人物看起来就越“真”。

而帧率是指动画播放的流畅度,它越快,画面看起来就越连续,没有那种照片堆迭的感觉。

因此,要想玩一款好的游戏,首先电脑硬件要性能优秀。

不然的话,游戏运行起来,人物环境一眼假,毫无美感。

程序设计式宇宙的支持者们认为,我们的宇宙时空存在类似电脑显示精度的参数。

那就是被无数人津津乐道的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

在支持者们看来,普朗克长度是宇宙空间的最小像素,而普朗克时间就是宇宙时间的帧率。

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因为这两个参数的值实在太小了。

普朗克长度的值是1.6x10^-35m,普朗克时间的值是5.4x10^-44s。

这两个数字已经小到超越了人类的感知。

以普朗克长度为例。

原子的直径只有1x10^-10m左右。

但是相比于普朗克长度,原子都堪称是“超星系级”的庞然大物。

所以,如果普朗克长度是像素,它可以组成宇宙中的一切图像。

因此,大家自然很容易地就联想到,宇宙的形成或许就和程序设计类似。

我们的宇宙本身是电脑硬件,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就是这个硬件的性能数值。

而光速、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物理理论,就是程序员在宇宙这个硬件上设计的程序。

星系运动,恒星燃烧,人类文明,都只是一场神级文明创造的游戏而已。

或许在宇宙之外,有一双巨大的眼睛,正在看着这一切。

“靠,我的人物怎么又死了?”

“重来!重来!”

这就是程序设计式宇宙的概念。

天马行空!极尽震撼!

尤其是关于光速的解释,确实让人耳目一新,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但很可惜,这个理论有一个巨大的缺陷。

虽然该理论本身是一种宇宙级的想象,无法直接证伪或证明。

但是它对于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却是错误的。

而这个错误也是很多人在营销号的洗脑下所形成的观念。

这些错误的观点包括但不限于:

“普朗克长度是空间的最小单位,空间不是连续的,而是像电脑屏幕一样,由一个个像素组成。”

“普朗克时间是时间的最小单位,时间也是不连续的。”

“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尺度之下,物理学不存在了。”

“.”

这些观点无一例外,全部都是错误的,而且是毫无争议的错误。

之所以大家会有这些错误的想法,关键在于并没有搞懂普朗克长度的来龙去脉。

乍一听这个名词很吊,就人为地认为它很牛逼。

其实所谓的“普朗克xx”不是什么神秘和高大上的东西,不需要带着滤镜看它们。

比如,除了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还有普朗克质量、普朗克温度、普朗克电压、普朗克电流

是不是很懵逼很失望,牛逼哄哄的普朗克长度,竟然还有这么多孪生兄弟姐妹。

这逼格瞬间就降低下来了。

真实历史上,普朗克长度的概念是由普朗克提出来的。

他当时一共给出了三个普朗克单位。

分别是:普朗克长度、普朗克时间、普朗克质量。

有意思的是,普朗克提出这些概念时,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还没有诞生。

这时,聪明的你肯定就好奇:

“那普朗克到底是怎么推导出来这三个普朗克单位的数值呢?”

答案可能要再一次让你失望了。

凑出来的!

没错,你没有看错,大名鼎鼎的普朗克长度竟然是普朗克本人硬凑出来的。

没有什么复杂的计算,严密的逻辑。

这.

确实有点匪夷所思。

那么,普朗克长度、普朗克时间、普朗克质量到底是怎么凑出来的呢?

当时,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并通过理论和实验计算出普朗克常数的值。

即:h=6.6x10^-34(j·s)。

目前物理学中有三个特殊的常数了。

分别是:

万有引力常数g=6.7x10^-11(m/kg·s);

光速c=3x10^8(m/s);

普朗克常数h=6.6x10^-34(j·s)。

1971年,国际计量学大会确定了物理学领域的7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名称、单位缩写:

长度(米-m);

时间(秒-s);

质量(千克-kg);

温度(开尔文-k);

电流(安培-a);

光强(坎德拉-cd);

物质的量(摩尔-mol)。

有了这七个物理量之后,就能推导出剩下所有的物理量。

所以它们才被称为基本物理量。

但是光有物理量还不行。

还要知道一个单位的数值到底是多少。

比如对质量而言,1kg到底是多重呢?

当时采用的是千克原器(一个非常非常光滑的金属球,规定它的质量就是1kg)的质量作为标准。

普朗克的时代,还没有这些细致的划分。

不过关于物理量及单位的具体数值,也是一个问题。

有一天,普朗克突发奇想:

“能不能根据g、c、h这三个常数,创造出一套新的物理量的单位标准呢?”

他选择最常见的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时间、质量。

计算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通过量纲分析和配平。

因为g、c、h这三个常数的单位,包含了m、s、kg等单位。

通过合适的单位换算,可以把不要的单位全部消除。

比如,长度的单位是m。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星河斗士 家有蛮妻,总裁的蚀心荤宠 大唐万户侯 警备区 商业三国 财富自由后,她们献上了忠诚 透明星球历险记 天谴之心 狂女翻天:堕落斗神,撩一个 邪王宠妻:嚣张妖妃太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