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跟二队主教练有矛盾。”
“能具体说说?”
“他希望我转会中超,也就是家乡的球队,但我想留在德国,所以.”
秦铭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好,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你已经通过了试训。”
迪特黑金了然点头,教练欺压年轻球员,这种事很常见。
末了,他补充道:“但你的转会很复杂,还牵连着其他东西,所以我们要准备一下,某些活动还需要你的出席。”
虽然认可了秦铭的实力,但大众集团的方针不变,还是要通过签下中国球员,以挽回大众在中国的销售颓势。
“我知道。”
秦铭自然是知道的,他的转会牵扯很多。
不过他乐得如此。
因为大众为了销量,肯定要主推自己。
毕竟他出场越多,表现的越好,大众计划成功率就越高。
这相当于自己多了一股庞大的助力。
“至于拜仁那边我们去交涉,尽可能给双方满意的条件。”
“对了,还有你的待遇问题,俱乐部不会吝啬的。”
迪特黑金很看中秦铭的潜力。
所以他想着把所有麻烦事解决,秦铭只需要把精力放在足球上就行。
“没问题。”
秦铭点点头,前几天看了账户余额,他才发现自己穷的要命。
也不知道是不是拜仁二队工资太低。
如果不是俱乐部包吃包住,他恐怕都坚持不到现在。
该死的滕哈赫还不让自己进食堂。
真是太狠毒了。
2014年8月1日,大众汽车体育场。
秦铭转会的事情推进的很快,首先是沃尔夫斯堡推出了中文版官网,还与中国的某知名轮胎企业签署了赞助协议,并召开一场隆重的新闻发布会。
人声鼎沸的会议室内,坐满了媒体工作人员。
例如《新华社》、《踢球者》、《图片报》、《沃尔夫斯堡汇报》等等。
镜头里的秦铭像是吉祥物,安安静静地坐在背景板前。
而背景板上写着:ni hao,ming qin!
“阿洛夫斯先生,请问秦铭对于沃尔夫斯堡来说是竞技方面的收益,还是一个巧妙的营销式转会?”
《踢球者》的记者很不给面,上来就问了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用思考,我可以直接回答,引进秦不是营销噱头,我们签他是认真商讨的结果,他是一名有天赋的年轻人,我们也相信他能在德甲有出色的表现。”
阿洛夫斯微笑着说道。
“接下来两年半他将和什么样的教练共事,请您介绍一下迪特-黑金教练吧。”
《新华社》记者张伟举手提问。
他驻扎德国已经好几年,并不像其他中国球迷那样,对秦铭没有太多了解。
相反,他经常去看拜仁二队比赛,可满心的期待也逐渐消散。
因为秦铭的表现实在太中规中矩。
所以他也知道,这次的转会,是一个商业行为。
“迪特-黑金教练是一个对足球充满激情的人,他吃喝睡都离不开足球,他很懂如何从战术上塑造一个球队,也很擅长和队员们打交道。最后,他与队员沟通很多,对成功也极其渴望,并且渴望向大家展示沃尔夫斯堡队的特点,相信沃尔夫斯堡会在他的执教下,在本赛季取得更亮眼的成绩。”
阿洛夫斯说的虽然夸张,但大体上还是没有错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