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现代留过学

关灯
护眼
500.第474章 显贵的燕家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此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赵煦的私人书房兼召见亲信大臣之地。

所以,在东阁的深处,冯景带着人,新辟了一个静室,用来作为赵煦读书休息之地以及召见大臣之所。

当然了,为了防止出现类似北齐高澄和人密议,却被个厨子刺杀的事情。

这里的安保也很强大。

赵煦每次来这里时,燕援都会带着他拣选出来的五个御龙直的禁军,守护在这个静室中。

燕援本人更是会亲自带甲,站在赵煦身边。

除此之外,这个静室之中,每天都会有四班御龙直轮流守备。

赵煦走进静室,燕援就已经带着人,紧随而来。

五名带甲的御龙直,矗立在静室四角。

他们腰间佩戴的是最适合在这样的狭窄空间搏杀的短刀。

燕援则矗立到赵煦身前,同时放下了一重帷幕。

以让进入这个静室的人或者大臣,无法轻易观察到端坐在帷幕中的赵煦的具体方位。

而在赵煦身后的宫墙,其实是打开的。

真遇到紧急情况,他是可以在燕援护卫下,迅速的借助这被打开的宫墙,进入福宁殿后的御园。

在那里,御龙左直的第二指挥,日夜都有一支部队候命。

不要怪赵煦太谨慎,胆子太小。

实在是,他很清楚,像这样的静室密议,其实是他最脆弱的时候。

身边没有足够的安保。

万一真出一个什么疯子,藏了兵刃入宫,刺王杀驾的话,一旦运气不好就会和高澄一样嘎了。

所以,还是谨慎一些为妙。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

刑恕在内臣的引领下,缓缓步入福宁殿的东阁。

穿过那些天子御用的书架,也穿过重重宫闱。

他来到了那个熟悉的静室前,便持芴拜道:“臣,恕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朕万福!”静室之中,传来官家熟悉的声音。

“学士进来说话。”

“臣谢陛下隆恩。”刑恕再拜,然后高高兴兴的进了静室。

小小的静室并不大。

五个御龙直,站在四方,几乎就将这个地方塞满了。

而官家的身影,则隐没在帷幕之后,只能隐约看到烛光照耀中,穿着山文甲的魁梧身影。

刑恕当然知道,那个可以带甲在御前守备的人是谁?

殿帅燕达的次子,如今的御龙左直第三指挥、皇帝殿邸候舍人、东上阁门舍人燕援。

其接替的正是奉诏南下的兄长燕辰的位子。

燕达三子,长子、次子皆次第为当今官家身边最亲信也最受信任的近侍武臣。

就连幼子燕恕,现在也是御龙右直第一指挥的指挥使兼军头引见司的御前军佐

专门负责在内东门下,安排引见武臣。

而这个差遣,恰好是燕援之前的差遣。

所以,现在汴京城里有人说:天下武臣,燕家最贵!

贵的不是燕达的爵位、地位。

而是他三个儿子,皆为天子亲信心腹。

而且看上去,天子只信任这三兄弟。

也只有这三兄弟,才可以光明正大的带甲持刃,在这大内禁中,御前侍卫。

有宋以来,燕家父子是最受赵官家信任的武臣。

这信任度高到让御史台的乌鸦们都在发酸。

于是就有人上书说什么,殿帅位高权重,三子皆在禁中,可能于国有碍。

话里话外,都是想让燕达致仕。

这些事情传出去后,燕达就已经主动的在殿前司养老了。

据说这位殿帅现在完全不管殿前司的事情了。

每天上班都是喝茶、点卯,然后等着下班,时不时的还会请个十天半个月的假。

同时他还上表请郡,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是——臣久在京城,贪慕山水田园之乐云云。

燕达这么识趣,两宫自然开心。

所以,一切有关燕达的弹章,全部留中。

还派了使者去慰勉,鼓励他继续在京城为大宋社稷发光发热。

心中想着这些,刑恕便再拜说道:“臣此番入宫,乃是来奏知官家,那辽人已然入瓮。”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箱子里的大明 法力无边高大仙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别怕,我不是魔头 逼我重生是吧 当骄傲仍然重要时 长夜君主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困在日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