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关灯
护眼
第537章 536意外的邀请(二合一章节)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537章 536.意外的邀请(二合一章节)

萧春晖当前营造的一切,介乎虚实之间。

雷俊、王归元虽然能感觉到文华浩然气流转,但都确定眼前变化的景象,并非文华浩然气本身构建。

文华浩然气于当前世界,更多是源泉支撑。

而世界本身,更偏向于心灵共感所营造。

不止发乎于萧春晖,亦源自雷俊、王归元。

如果从神通法术角度来描述,更偏向于神魂之法,而非萧春晖文华浩然气本身亦或者引动天地灵气而成。

儒家神通法门,虽然也注重心灵修为,但讲究的是内正己心,外养浩然。

与外敌争锋斗法的手段,基本都是通过文华浩然气完成,少见神魂之术。

而眼下萧春晖的法门,似有不同。

以他同雷俊、王归元之间的修为差距,当然不可能凭自身神魂之术触及雷俊、王归元的神魂。

眼下是他演法,雷俊、王归元顺乎自然。

凭他们的修为实力,融入其中,不起半点涟漪,仿佛本身便是萧春晖所营造世界的组成部分。

二人如果有敌意,稍有念头波动,便会破去眼前世界。

他们当前亦不交谈,只四下观察。

过了片刻之后,这片世界自动散去。

春光树,尽皆消失,眼前重现无间中被王归元冻结的末日景象

萧春晖身影重现。

他神情如常,没有因为摄拿两大仙人而造成严重负担。

眼前雷俊、王归元都复返天地自然,仿佛存于有无之间。

萧春晖先向雷俊、王归元二人道谢。

“我观开,方是开?”雷俊问道。

萧春晖:“诚如雷掌教所言。”

王归元微微颔首。

他是佛门发愿一脉的金身尊者。

难怪萧春晖揣摩新法除了向雷俊请教外,也找上他。

“颇多妙处。”雷俊面现赞赏之色,颇感兴趣。

百余年光阴弹指一挥,不改的是他自从当年入门学道时开始,最热衷的便是探索领略这世上种种道统法门,揣摩修行路上不同的风景。

除了自家道门符箓派传承外,丹鼎派、炼器派,乃至于道家之外佛门、武道、儒家、巫门种种传承,雷俊都兴致盎然。

及至一路行来,张晚彤和孟少杰的儒家史学,聂放的道家偃师,异族的骑御武道,罗浮山的道家丹符传承,甚至陈易结合巫门血河与道家符箓而成的特异道统以及儒家理学,不论雷俊对它们观感好恶如何,他都有心了解一番。

对于眼下萧春晖的探索和创造,雷俊自然更是观之心喜。

儒林大千世界有儒家旧学、新学之分,但更多在于理念、诉求,所修所学仍不超出经学、咏诵、神射三脉,尤其以经学为主。

而萧春晖当前揣摩的学问,同张晚彤、孟少杰揣摩的史学,以及此前儒家理学一样,都是真正的新学。

虽然这三门学问本质上都脱胎于儒家经学,但到如今,都有了新的模样和更深入的发展。

当然,相较于理学、史学,萧春晖当前揣摩的这门学问仍显稚嫩,仅仅是有个开端,甚至不能说已经完整搭起框架。

饶是如此,依然让雷俊充满兴趣。

不过他也直言不讳:“底子自是极好的,修行在于自身,不过如果涉及护道实战搏杀,和理学那边有类似的优缺点。”

“雷掌教说的是。”萧春晖笑着应道。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晓得雷俊所言不虚。

实战斗法中与理学优缺点相似。

什么样的优缺点?

斗法手段当前主要体现在神魂方面。

而这方面斗法,境界高下压制往往最为直观。

拿捏弱于自己的对手无往而不利,但对上神魂比自身更强的对手,则比其他修士更容易碰壁。

往难听了说,欺软怕硬。

“不过,只是当前如此。”王归元在旁微笑说道:“萧居士的新学当前只是开端,接下来当有更进一步发展,至内圣外王之境。”

萧春晖:“此番叨扰雷掌教和王长老了。”

雷俊:“哪里,如此创举,贫道乐见其成。”

萧春晖此前便得张晚彤和严傲云的指点,眼下再向雷俊和王归元请教多日,大有收获,关于自身新学问揣摩,日益增进。

晚些时候,他向雷俊、王归元道谢后告辞,再返回儒林大千世界潜修。

相较而言,因为过去成千上万年儒家文脉林立,如今虽然散归自然,但那方大千世界的环境还是更适于儒家修行者读书养气。

雷俊留在无间,继续观察和研究时之渊一段时日后,方才返回人间龙虎山祖庭。

三清三宝洞天内,雷俊继续默默静修。

雷帝城出现,城中有个身影端坐,乃是雷俊自己的雷帝真身。

而在另外一端,则有雷俊的寻声赴感太乙帝身静静端坐在莲之上,身下仿佛凝出虚幻的幽冥世界。

雷俊默默端坐不动。

但星光流转下,开始有新的身影若隐若现。

远远观之,亦像是头戴冠冕的星天帝君,无数符箓化作璀璨星河,在其身体周围环绕,共同拱卫。

雷俊注视那具当前还属虚幻的身躯,沉思不语,他前额上有黑白太极图浮现,静静旋转。

天禄玉角被他掌握,化作玉光,与身体相合。

玉光流转之下,引聚四方天地灵性和灵气,一同聚集在雷俊身上。

到雷俊如今的根骨悟性、修为实力,一切自然都是取自己所需最合宜者,因势利导,顺乎自然。

貔貅之性,集聚万灵,只进不出,积累深厚。

以之辅助自身修行,自是大有裨益。

但于雷俊而言,却不一定完全合适。

他在登仙之初,此方大千世界人间尚未合流。

仙境中人入人间行走,会导致仙蕴、灵力大幅流逝散逸,复返天地。

大多数仙境强者对此避忌重重,谈之色变。

但雷俊对此却不甚在意。

一直以来的修行态度和道统法门,令他不忌讳自己入人间行走,反而同人间天地更紧密相合,仿佛浑然一体。

虽然仙蕴、法力会大量流逝,但同时却也同人间自然建立起某种意义上的平衡与循环,从人间会有部分仙蕴和灵性回流雷俊之身。

而在雷俊成就太极道体之后,相关流动平衡更加圆融且稳定

及至后来人间合流,仙境中人可以在人间自如行动之后,雷俊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

他仙蕴、灵气、法力,仍然在不停向天地自然中散逸流逝,时时刻刻。

只是天地自然亦源源不断反馈回流灵气给他。

双方达成完美的平衡,于外界已不可见,但实际上始终维系。

雷俊当前即便身处九天十地又或者三清三宝洞天内,情形亦不改变。

这种情况下,雷俊即便得到天禄玉角,也不会当真如貔貅一般只进不出。

但凭他悟性眼力与修为实力,当然可以化用天禄玉角中于己有益者自用,也算是另一种层面上的求同存异。

时光推移下,他静心修行,积累自身法力完善太微垣,同时不断推演自身的仙诀与神通,精益求精,推陈出新。

山中修行,不知岁月。

时光悄然流逝间,雷俊迎来自己一百三十三岁生辰。

大弟子卓抱节,在今年初春时结束自己道童院总教习的一任职司。

他当前不急于担当新差事,除了协助师门长辈处理府内事务并专注于自身修行外,便是教导其弟子安不铮。

“虚吾将要凝练第三张元符了?”雷俊询问。

卓抱节应道:“是,师父,虚吾根基渐成。”

如雷俊和他曾经走过的道路一样,道家符箓派四重天元符境界,内分四层修行,四方元符皆成,奠定下一步通往五重天道宫境界的基础。

入门区区几年,安不铮此前已经成功步入中三天层次,并且修行速度依然飞快,即将开始凝练第三张元符。

另外一边,辛北原的弟子池海峰,当前四方元符早有所成,正在冲击五重天道宫境界。

一方面,池海峰如雷俊、许元贞、程绒绒一般于修道一途好奇心旺盛,兴趣广泛,涉猎众多,另一方面,修行前中期根骨发挥作用更明显,故而身怀两仪仙体的安不铮,渐渐追赶传度前那一年差距。

照现在双方进展不发生大的改变,六重天之前,安不铮将重新赶上池海峰的修行进度。

卓抱节对相关快慢倒是不甚在意。

他关注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安不铮的相关心态与心境。

目前看来,徒弟不焦不燥,仍然平稳。

修为突飞猛进的同时,根基牢固,不见虚浮。

“二师妹前段时间外出游历,偶遇机缘,得森罗万象元精,带回山来。”卓抱节神情如常,面上还带着几分笑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熊学派的阿斯塔特 潘朵拉 敢爬墙就操死(1v2) 寡妇太后 CSGO:这个选手太听劝了! 烂牌(np 1v3) 我的1991 谁上了我(nph) 桃色陷阱(1v1,短篇集) 鹅绒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