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关灯
护眼
第186章 又一个邪气凛然的凤雏,庞士元!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86章 又一个邪气凛然的凤雏,庞士元!

——张鲁降曹,逆贼南征在即,成都府库无粮,凑不出抗曹之军资。

——益州各郡,氏族囤积居奇,物价暴涨。

——益州初定,有限的田亩如何分配。

这是诸葛亮写给关麟的三个考题。

也是如今蜀中面对的无比迫切的难关。

如今的诸葛亮尚不知道关麟的答案。

正因为如此,他无法理解,为何关羽会特地额外寄信一封,又立刻派人去追回?

当然,这些在如今的这一则急报面前都不重要。

曹仁晕厥,襄樊势必会大变天了。

这个机会,云长岂会放过。

怕是现在,他已是北伐襄樊…

而曹操势必会选择回援,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至于第二个、第三个问题,虽并未解决,可…只要曹操能撤出汉中,那无疑就给予他诸葛亮充分的时间了。

稳定物价,安抚氏族,分配田亩,制衡诸方…

诸葛亮与刘备总是能想出办法的。

可时间是他们的敌人哪。

如今,这一则战报之下。

大喜啊!

曹纯也就罢了,曹仁晕厥,这于刘皇叔,于他诸葛亮,于关羽,于蜀中百姓,于数万万致力于匡扶汉室的仁人志士都是大喜啊!

诸葛亮忍不住感慨。

文吏连忙提醒道:“左将军还在府邸中等候着军师。”

“我这就去。”诸葛亮将杨仪递来的第一封答卷放回案几上。

他回望杨仪,“我先去主公那儿,云旗这答卷,等回来了再看吧,威公你也下去好好歇息,明日我再唤你。”

“好…”杨仪躬身道。

可…他仿似突然想到了什么,刹那间,他的表情变得惊悚了起来。

——他想到的是关四公子的答案。

若然…

若然这曹仁晕厥,那…那这一对关家父子有关第一封答卷的争执,岂不是…岂不是…

“咕咚”一声,杨仪下意识的深深的咽了一口口水。

连带着他想到了关麟答出此卷时。

关羽愤怒的让他重写…

可他却寸步不让的迎上关羽那几乎迸射出火焰的目光。

——“父亲岂不闻,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乖乖的…

井里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

夏天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

不能和见识浅陋的人谈论大道理。

那时候的杨仪还感慨,关四公子是真敢说呀,这话也敢对关公说么?

特别是最后那一句“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那时候的杨仪还觉得,这句话最重了,也是最“无知者无畏”!

…作为儿子的关麟,怎们能让父亲关羽“从海边往外看,去观览大海,然后知道了自己的浅薄,这样才可以和他谈论大道理”呢?

儿子对爹说这种话,已经可以称之为“大不孝”了,这也是杨仪对关麟最初的印象。

可现在在去品,去细品…

原来愚蠢的是他杨仪自己啊!

关麟这哪里是不孝啊,事实胜于雄辩,他是坚持真相罢了。

反倒是他杨仪与关公…似乎都该无地自容了。

——『原来如此,怪不得关公会派信使追回那封信笺,云旗公子这题答对了,那…那还寄什么信笺?』

——『云旗公子是对我们这些‘井蛙’谈论大海了!』

就在杨仪浮想联翩的时候,马车已经等在门前,诸葛亮就要出门。

似乎是看到杨仪的表情有些古怪。

诸葛亮连忙道:“威公是累坏了么?”

“没有。”杨仪连忙拱手道:“下官斗胆,想请诸葛军师先观过云旗公子的第一封答卷后,再…再赴左将军府!”

唔…诸葛亮脚步一顿。

既杨仪这么说,那一定是有所缘由。

诸葛亮也不拒绝,当即又提起了那封竹简,“我路上看。”

说着话,就大步走出,登上了马车。

随着马儿“得”的一声嘶鸣,马车驶动,徐徐走远。

可杨仪,站在这书房里,却宛若双腿灌铅了一半,竟尤自无法移动一步。

此刻,他的心头剩下了是满满的不可思议与震惊。

『——难道…』

『——不…根本不用难道,云旗公子定是提前知道了什么,不对,如此说来,这曹仁与曹纯的刺杀,难道…难道…』

想到最后,杨仪再度咽了口吐沫,他感觉他浑身上下都在发抖,抖得厉害。

那边厢…

诸葛亮坐在马车中,也徐徐展开了竹简。

乍一看,答案很简单。

的确是多少带着几分敷衍:

——“凑不出就凑不出呗!老老实实的在家睡大觉,根本没必要凑!”

能这样答卷的,诸葛亮觉得…普天之下,怕也只有这位关云旗了吧?

而诸葛亮也算是回过味儿来了,怪不得云长要说,这是云旗的敷衍之作,是赌气之作。

“呵呵…”

诸葛亮不由苦笑。

连日的操劳,他的神情极是疲惫,唇边溢出一丝沉重的叹息。

他感慨道:“这样的小子?云长的力荐?我能教么?”

可…

这声音方才扬起,仿若一道亮光闪过,诸葛亮骤然感觉到某种异样突然在心头涌起。

紧接着,他像是想通了一件事儿,胸中一阵战粟。

他忍不住再度把目光贴在这答卷上。

答卷上的文字依旧——“凑不出就凑不出呗……根本没必要凑!”

可诸葛亮的心境却发生了变化,天翻覆地的变化。

那方才收到的急报,曹仁晕厥、曹纯殒命的急报,再次快速的闪过脑海,最异样的一点立即就被诸葛亮抓住了。

他下意识的张口,“云旗这答卷,是笃定曹操会走?可他怎么会判断出曹仁出事儿呢?”

“刺杀…刺杀?难道…在这封答卷之前,云旗就已经知晓此‘刺杀’之事?所以才…才会有如此敷衍的答案?”

——“滴滴哒”

想到此节…诸葛亮的额前已滴下冷汗。

他的一只手紧紧的握住了另一只手的手腕,联想到杨仪与战报中均提到的。

虎豹骑殒命落日谷。

诸葛亮仿佛一下子更透彻了。

他轻声吟道:

——“这不会是他布下的局吧?”

无论是汉中,还是蜀中的消息,总是滞后的。

诸葛亮与刘备尤自惊诧于曹仁与曹纯被刺杀,一死一晕厥时。

襄樊最新的战报…已经传到了许都,传到了邺城。

——满宠、文聘、吕常、牛金悉数殒命。

——江夏一战,曹军损失惨重,关家军随时逼近襄樊。

此刻曹操的四子曹植与主薄杨修正加急从邺城赶往南阳。

在他们看来,南阳是有一支驻军的,是于禁的兵马。

杨修提议曹植假借父亲之名调动这支兵马驰援襄樊。

如此间不容发之际,哪位公子有此魄力,那这公子既为大功!

晨曦中,巨大的城门关闭着,如同蛰伏的巨兽,两边已经有守门的门吏肃立,因为太早街道上寂静无比,马蹄声变得格外的清晰。

杨修与曹植疾驰到大门左侧的军营处勒马,一名副将看到两人,连忙躬身道:“末将拜见四公子,拜见杨主薄,不知公子与杨主薄来此,所为何事?”

曹植道:“我奉父亲之命,来此调兵,此为调兵文书,凡请你即刻点兵出征襄樊!”

副将道:“公子恕罪,莫说点兵出征襄樊,就是往附近郡县调兵,末将也不敢。”

“这是为何?”杨修驾马上前。

这副将道:“于禁将军人在许都,可将军下过军令,襄樊局势危机,汝南城中所有兵士严阵以待,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能轻举妄动,更不能去驰援襄樊。”

此言一出…

曹植面露为难之色,杨修却骂道:“荒唐,四公子就是来此是奉曹丞相之命调兵驰援襄樊,于禁再大,大得过曹丞相么?尔等速速点兵,耽误了襄樊战事,伱担待的起么?”

副将忙跪下,“主薄恕罪,借我十个胆子也不敢耽搁,只是…于将军的军令也不能违抗。于禁将军如今就在许都,若是四公子执意调兵,不妨将丞相的调令交予于将军,于将军势必即刻赶回,到时候由他亲自领兵驰援襄樊。”

要知道,于禁的兵素来以纪律鲜明著称。

而于禁本人,在曹操的心目中,乃五子良将之首。

这从曹操称王时,将于禁迁为左将军,假节钺就能看出曹操对于禁的喜爱与器重。

要知道,差点把孙十万突突干净的张八百,那时也不过封赐了个征东将军。

徐晃、张郃还是杂号将军。

由此也可见于禁在曹魏将军中的地位。

而他持军严整,缴获来的财务从来不允许兵士们私藏。

他军令如山,在他手下…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也正是因此,纵是曹植与杨修赶到,副将哪里敢私自点兵?

“此去许都,一来一回至少两天过去了,早已耽搁了救援襄樊的大事儿,再不开门,我先斩了你。”杨修怒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赛博英雄传 什么叫破坏型中场啊 大苍守夜人 光明之路 美漫从五级变种人开始 我只想熬死你们,别逼我打死你们 猎人:我真不是除念师 玄德 半岛小行星 危机处理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