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盛世风华
洛淮渠的开凿让大乾的经济越发活跃,在运河两岸也出现了大量商铺。运河沿途的城市也得以快速发展。
天命十年,王荆即位十年,大乾越发繁荣,洛淮渠的开凿让大乾的赋税有了极大的增长。
这其中商税的收入直接翻了五倍,运河的关税也成为了朝廷一处重要的财政收入。
王荆带着侍中以及几位近臣们在洛阳城中游玩。这也是王氏历代帝王都喜欢做的微服出巡。
早在子珏立淮国的时候,淮国的历代国君都喜欢前往民间巡游,甚至有几位国君还在巡游的时候遇到过大才,这也让不少国君羡慕。
即便是有不少大臣以安全为由反对天子私自外出,微服私访,但是历代国君和天子从来没有将这些劝谏当一回事。
甚至有些国君还会反问一句:‘卿欲阻断寡人了解民间疾苦乎?’
一句话说是那位大臣差一点自裁谢罪。
子珏从来不认为皇帝或者国君坐在那宫殿之上,就能治理好天下。历史已经证明了,那些养在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没有几个成才的。
这些皇帝不了解民间疾苦,不懂小民唯艰,不懂耕种之辛苦,只会说何不肉糜,甚至认为鸡蛋是三十两一枚的奢侈品。
每当有上好诗或者赋出现,殿中众人也会齐声喝彩。
王荆带着侍中和近臣出游,虽然看上去像是普通富家子弟出游一般,但是在他周围至少有十几个护卫暗中随行,而更远的地方护送的人数就更多了。
这十里桃林乃是武成后当年命人种植,如今已经成了洛阳八景之一。每年桃盛开之时,就有大量学宫士子和国子监的学子前来游玩。
洛阳城外,游人如织,在城池附近也有不少游玩的地方,就比如洛水之畔那十里桃林。
在这个还没有被封建礼教荼毒的时代,女子也是可以上街出行,而不是后世真实历史上明清时期,那些所谓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
心情高兴的王荆在长乐宫中召开一场宴会,邀请三公九卿,以及在京城中的勋贵们前来参加,甚至还特意下诏让国子监、学宫之中各出十名才学最高的士子前来参加宴会。
听到这话,早就跃跃欲试的众人纷纷自告奋勇上前。大殿之中还有人将这些诗词歌赋记录。
王荆带人来到城外运河码头附近,让王荆惊讶的是,这里居然更加繁荣。运河之上船只如梭,商人往来不息。运河两岸各种酒楼商铺鳞次栉比。
这一次的宴会也是因此被这些人所误会了。
当然即便他同意了,想要娶到王氏女也是看运气的。子珏当年就对王氏女很是宽容。在王氏一族中也没有强行包办婚姻。
大乾皇室举办宴会的次数并不多,但是每一次都是格外隆重。甚至有传言流出,王荆这一特意邀请那些学宫和国子监的才学之士参加是想要给皇室贵族挑选天下才俊为夫婿。
王荆巡游洛阳,很是高兴,此时的洛阳城并不是那些奏疏之上冰冷的文字,而是生机勃勃的一副画卷。
于是这一场宴会就在这种情况下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