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没料到活动进行到第二天下午收尾就有了变故。原因是通过两天的观察,高层大佬发现一个定理,陆淼身上似乎有一种魔力。
行走在展会之中,似乎她在哪个铺位前有过停留介绍,那么这个铺位就一定能开外汇单。
说不清是她能言会道、沟通有技巧,还是那些国际友商对她有极致的包容。
总之,就好像是她说某一样东西好,那些洋人就一定会买单一般。
高层大佬只在幕后观察,并没有亲身在陆淼身边停留过,所以不知道细节情况。
但这并不影响大佬们发号施令。
下午闭展,先是詹部长被人请走。
等到傍晚陆淼陪同王月华等人谈完新的合约,在送王月华等人回住处后,陆淼也回了酒店。
彼时晚上七点,陆淼进酒店大厅还没喘口气,接着又来了车接她走。
展会内部紧急会议,高层大佬会上认可陆淼可圈可点的外交、对接能力,但同时也嘱咐陆淼,不要偏科太严重。
大致意思就是说,陆淼把京北制衣厂的势头造得太盛,目前频频开大单的只有京北制衣厂。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像广州本地这种本身就是服装经济区的一些知名厂家,反而被甩得落后很大一截。
这就很不符合常理。
高层沟通的意思是陆淼既然有能力,那就要尽可能的雨露均沾。
国营厂子百齐放才是真正的双赢。
大领导请陆淼过来开会,说的话可不是在打商量,而是高级指令。
拒绝是没办法拒绝的,陆淼只能保证个人尽力而为。
高层领导也在会上给她开了最大权限,承诺成交广交会期间,只要有需要,会上所有国营厂商任她调遣。
整个会议开到九点结束。
鉴于广交会只开展半个月的时间,现如今又已经过去了两天,余下十三天的时间每天都极其珍贵。
纵然压力山大,陆淼也不敢有片刻的停歇。
从政府大楼出来,陆淼拿着红头文件,直接让司机开车去广州当地参展的服装厂。
大晚上的上门调动人员,亲自看货、选货、搭配。
这中间也有部分阻力,比如当地厂长并不看好她的眼光和选品等。
陆淼累了一天,大晚上的也不想跟人对峙。
便放弃了大部分选中的款式,只选中其中自诩相对经典的几个款式试水。
她固然有超前的审美,但也不敢说自己的选择就一定对。
总之,一半一半吧!
就像机会也是。
她尽可能地多争取,多创造。
至于能不能抓住,那就只看个人了。
京北制衣厂这期带来的服装,是由陆淼提供的草稿图。
其内容风格要不讲究的是高级和性感,要不就是时装和个性。
论市场,会更加适配欧美那边。
而现阶段国营服装厂设计的服装,不能说不美、不好看。
也是有好看的。
只不过款式相对保守,裁剪也相对宽松,一些修饰身形的款式很少。
这和国人认知方面也有很大的关联。
因为有很大一部分群众始终认为,女人及年轻姑娘穿着好看或穿的清凉暴露了是不对的。
这一点在未来二十一世纪都是常有的事,更别提是当下的八十年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