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始皇:知朕者,秦卿也!!
“【皇族考封制度】……”
嬴政顾名思义的想了想,尔后他发现自己也无法立即洞察尹烈的深意。
于是。
他再度主动询问道:“秦卿,具体是怎么个考封法?”
话音落罢。
满场寂静无声。
右相王绾也认真的紧盯着尹烈,想看看后者究竟能给出怎样出人预料的方案。
“回禀陛下。”
尹烈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昔年孝公设立招贤馆,以求天下之才,并用百家学说考教之!”
藩屏公爵掌握兵权是个很有风险的事儿。
“说到工科机关术诸事,就绕不过墨家和公输家族。”
尹烈想了想,接着道:“河水又称黄河,江水又称长江,一浊一清,却都能灌溉两岸之田地!”
“比如:农学方面的两季稻麦种植技术研究,诸位公子可以试着参与,期间若有好的表现,自当算作考封成绩之中。”
他不得不承认!
“而今时移世易,九州一统,天下之才已然尽入陛下彀中!”
尹烈之才……确实要略高他一筹啊!
一目了然!
另外!
有了这个前提条件!
诸公子可以选择专修一个百家方向。
“当然,堂堂帝国公子,名义上位同三公的藩屏公爵,肯定不可能亲自下地去刨土。”
忽然!
但方才始皇已经先行站出来表了态……
“诸公子若是在墨家机关术方面很有天赋,也可以试着学习,并通过最终成绩进行考封分藩。”
尹烈搬出了水泥工艺制造……
“因此,未来农业开垦诸事,必是大秦的长期国策。”
尹烈暂时给出了四个特别科目。
并不是非常受待见。
这个制度最绝的一点是……
至于尹烈举例的一户百亩土地,遵照的是商周井田制标准分,先秦时期的军功阶层,每户土地都必然远超百亩!
随即。
不过。
“第一,农学搭配了开垦黄河、长江的国策,也再度奠定了【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持续循环的可实施性!”
但【密折制度】绝对打到了始皇的心巴上!
眼下王绾又重新把尹烈的【皇族考封四科细则】给梳理了一遍。
“比如皇帝颁发【秦律大诰】,强制每家每户即便不识字,也得购买并把【秦律大诰】供起来,尔后不断熟悉专研秦法!”
“彩!!”
宣纸触碰的利益群体极大!
刚刚即便有了始皇的率先开口称赞,定下了第二场公议辩论的调子。
以免儒家势头太盛,彻底盖过了百家之名。
最后专门为阴阳家开设一科,他知晓肯定会落人口舌,但他还是要提!
举贤不避亲!
既然阴阳家的礼仪诸事确实可堪一用,那自然就得大力普及。
……
“哎!”
立马便站出来力挺了尹烈的各项谏言措施!
如此!
嬴政并没有立即点出来,他仍然大力称赞了尹烈!
因为尹烈这次给他的惊喜,着实是太大、太大了!
王绾难以抑制的轻叹一口气!
尹烈缓声道:“由于中原之地的儒家宗法制和祭祀之礼扎根太深,最好能有对阴阳家感兴趣的公子,在风水堪舆、乐舞祝祭、婚丧嫁娶、占星天象方面学有所成!”
这个【密折制度】……
“农学代表农家,秦法代表法家,工科代表墨家,阴阳风俗学说代表阴阳家!”
而大秦已经拥有了生铁冶炼技术,这代表着冶炼炉的温度能够达到一千度以上!
“如遇冤情,可凭【秦律大诰】为验、传,走驰道,直入帝都咸阳,有胆敢阻拦者……夷三族!”
不然李斯根本没资格拜到亚圣门下。
却也让统治的难度呈几何倍数提升……
对面。
始皇现在望着尹烈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一个世所罕见的大宝贝!
……
始皇之前的方案就是频繁的东巡,以自身威仪强行震慑六国遗老遗少的民心,同时也让各地的大秦官吏,更加实心用事!
结果!
按照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
而是制度与制度之间,都是有铺垫和衔接!
对于这点小瑕疵。
“同时又先行从百家学问中专门择选出四门科目!”
华夏的上下五千年,一直都是官本位!
……
密折制度是满清开创。
……
“如此,多方互为制衡,才是帝国的长治久安之道!”
嬴政只想说绝没有那么简单。
亚圣荀夫子是个很开明的人,收弟子从不看身份。
毕竟只有这样才算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国策】!
紧接着。
嬴政认为绝对达到了尹烈第二场公议的画龙点睛之用!
其次便是【秦律大诰制度】!
嬴政对于普及秦法诸事,相当有执念!
“那么对于诸位公子的【考封制度】,自然也就不能仅限于百家学识!”
“而具体的政绩考核标准……由阴阳家派遣长老前往巡查统计,当地近年选择阴阳家的祝祭礼仪,以及进行婚丧嫁娶户目数量。”
其实始皇一直都有一个束手无措的难题!
尹烈突然一拍脑门,又补充道:“陛下,我还有个【密折制度】,允许地方官员或者藩屏公爵通过专用驰道,秘密呈递奏折进言!”
这里的学富五车指的是关中勋贵的家资……
“同理,相应的藩屏公爵可以通过自身优化而出的水泥技艺方案,去牵头加速驰道或者长城的建设,并以此为政绩获得食邑!”
那么【秦律大诰】的宣传推广诸事,自然就得由律法成绩出众的藩屏公爵负责!
皇子亲自牵头……
王绾内心中肯定还是有着些许不服的。
场中。
嬴政低喝一声道:“秦卿真乃朕之股肱也!”
问题在于。
“我的意思是凭借农学优异表现,分藩到黄河或者长江附近的公子,可以在名义上牵头主持开垦、开荒,并拥有参议和监督当地的农事之权。”
“对了!”
并对贪官污吏形成震慑效应。
他堂堂右相,位列三公,关中勋贵派系的执牛耳者!
他之前认为自己对上尹烈,最多就是个平手。
即:用相对廉价的宣纸,替代昂贵的竹简,直至让九州万民都能够拥有受教育的机会。
必须得想尽一切办法杜绝内战!
君不见一场靖难之役,明朝也是元气大伤啊!
另外。
知朕者,秦卿也!
而开垦黄河与长江诸事。
如此一来。
说白了就是墨家和公输家族的两批拔尖人才!
但……
按照一夫挟五口为一户的秦法标准,尹烈认为通过徭役分配的耕种土地最多不能超过百亩!
中原之地将近两千万的人口,共计就是三百余万户。
……
而先秦时期的科学……
三年徭役,三十年私田土地使用。
毫无疑问!
尹烈抬起手,只见一张轻薄之物瞬间凭空显现。
因为大秦的徭役数量动则就是几十万人!
从中原士卿阶层征收来的土地即便再怎么海量,也撑不到三十年的周期循环回收。
但这个私田最多依旧只能种三十年,朝廷就要收回重新封赏,以持续运转徭役兼具土地分配之国策。
而著名的郑国渠也才灌溉了四万顷土地……
脑袋不要了?
“第一土地开垦,第二律法普及……第三就是工科机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