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一种假设,可木兴富幻想一下这个场景,也觉得这一家子也许会很绝望。六年辛苦白费且不说,之前投入的成本,全部血本无归才可怕啊!
“这倒也是哦!不过,今年很多东西都涨价了,就我们工资没涨。唉,早知道种园参这么赚钱,前几年你阿参租参地的时候,我们也跟着就好了。”
借着吃饭闲聊的机会,上任副场长一年的木友诚,也适时询问道:“山子,明年起完参,想不想继续种?明年林场有不少好参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不是划不来,而是觉得风险会很大。二旺叔,你应该知道,园参跟野山参情况不同。野山参卖不出价,多留几年都无妨。可园参呢?六年到了,就必须起出来。
“那就托你吉言,真要卖出几个万元户,到时请你吃饭喝酒。要是卖不出,那我就坐你家讨饭去。这园参的行情,一年一个价,明年啥价谁也不知道。”
“山子,你担心将来园参会跌价?”
唯有一些胆量大,或者说想改变自身命运,相信未来政策会越来越开明的人,选择跟牧山河外公一样赌一把。现在看来,这些人跟牧山河外公一样,真的赌赢了。
因为周边各屯的村民,不少都担心政策会有变动。加上种植园参,先期要投入不少人力跟财力。如果后期参卖出的价不高或是出点差错,那就真的血本无归。
“现在看起来,确实没啥问题。但园参数量一多,将来真能全部卖出去吗?打个比方说,如今园参市场每年有一千吨,咱们只种八百吨,那种出的园参肯定不愁卖。
可要是那一天,每年出产的园参数量,大于能够销售掉的数量,那价格会变成什么样?还有,那些多出来的园参,到时又卖给谁去呢?
以前都是国营厂统一收购跟定价,现在收购方多了,看似园参更好卖。可将来每年上市的园参多了,收购数量却少了,那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等到木兴富一家,也陆续回到屯里过年时,今年提前下山回屯的牧山河,也受邀吃了几顿杀猪宴。而木兴富家里,年年都会杀头猪庆贺新年。
见木友诚说这些话时,似乎还显得很高兴,牧山河则苦笑道:“诚伯,你说的这些情况我都听说了。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情况,我才没想继续种参。”
只要销售市场大了,那咱们的园参肯定更好卖。不说我们林区这边,现在城里很多单位,都找我们林场租赁参地,请人帮他们单位种植园参呢!”
伴随牧山河说出这番话,木友诚想了想道:“这个应该问题不大吧!我们的园参制品,如今在海外都获奖了,而且品质好的园参,都开始给国家创汇。
后续跟进的种植户,虽然满怀期待。可多等一年,都多一年的不确定因素。最主要的是,随着政策陆续放宽跟明朗,租种园参的成本也在不断提升。
清楚如今的双甸,除了搞农业跟林业经济外,园参无疑是县里的支柱产业。问题是,其它有山林优势跟种植资源的县,现在也陆续跟进大面积种植园参。
短时间,园参的产量依然会保持供小于求,所以园参价格势必会涨。因为收购商,必须出高价才能收到更多的参。若是园参多了呢?收购商又岂会不压价?
如果只是价格回落,那对种植户而言,最多就是少赚一点。真正令人崩溃的场面,就是那怕降价就无人收购。那起出来的园参,最后又能卖给谁呢?
六年辛苦,之前投资血本无归不说,必须起出来的参却卖不掉。即便加工后能保存几年,可守着一堆卖不出去的园参,对种植户而言,这些参将毫无价值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