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忠的这个要求着实有些奇怪,崔文升没想到他还有这种癖好。
即便是被迫册封了朱常洛为太子,万历依旧将王恭妃幽禁在景阳宫,不准他们母子相见,直到临死之前,朱常洛在万历面前磕破了脑袋,母子俩才算见了一面。
朱常洛从小既没有父爱,也得不到母爱,李太后死后,王皇后成了唯一照顾他的人。
李献忠小声说道:“崔公公有所不知,此人乃是家师紫云真人好友魏无忌失散多年的儿子。魏大伯在多年前同自己的儿子失散了,多方打听后才得知自己儿子已经入宫做了太监。”
一个小太监慌忙地走进来说道:“启禀皇爷,太子在宫门外求见。”
不过眼下死路一条,说不定还会一条生机,于是他回道:“小人进宫前的确是叫魏四,人称‘魏傻子’,将军是怎么知道的?”
李献忠说道:“我也正好闲来无事,听说宫中的杖责可是大有讲究,能否让我陪同崔公公一起观刑。”
就在李进忠准备认命之时,却看见一个武将打扮的人说道:“你怎么和魏大伯长的这么像?”
这时郑贵妃说道:“李总兵为陛下忙活了半天着实是辛苦,崔文升你就替本宫送送他;顺便去给本宫看看,那些打板子的奴婢有没有棒下藏私。”
于是说道:“末将叨扰陛下和娘娘多时了,也该告退了。”
见到万历发怒,小太监直接慌了,立刻跪地说道:“奴婢们也是这样劝太子的,只是太子爷身边的太监李进忠在一旁鼓动太子,大声喧哗,惊扰了皇爷和贵妃娘娘,还请皇爷恕罪。”
毕竟她是大明太子的生母,万历直到其死后十个月才肯松口发丧,将王恭妃的棺椁入葬。
“梃击案”时郑贵妃迫于朝臣的压力被迫向太子道歉,请求其原谅,被她视为奇耻大辱。
“李进忠”,这名字有点耳熟。
尽管他不知道这个素未谋面的将军为何要不惜重金救自己一命,不过这救命之恩他将来是一定要报答的。
此时崔文升为难地说道:“若是他犯了寻常的事,以你我的交情,留他一命不难,可这是贵妃娘娘点名要奴婢看着的人?”
此时的朱常洛已经急地满头大汗了,眼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无奈地他只得跪在宫前一边磕头一边哭喊道:“父皇,母后她已经快不行了,还请您移步坤宁宫去见一她一面吧,去晚了可能就见不着了!”
崔文升此时更是一头雾水,这李献忠说是来观刑的,怎么变成认亲了,他才20出头能认识这老太监的爹?
可他却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这朱常洛虽然不受万历待见,但毕竟被立为了这么多年太子,好歹还是有大臣给他传授过一些课业的。
但后头,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两兄弟的教育那可真是一言难尽了。
之后李献忠就离开了皇宫。
于是李献忠又拿出一颗荔枝大小的金色珍珠,小声说道:“这颗东珠可到聚宝斋向成国公兑换白银两千两,崔兄亦可自己留下把玩。”
不过他此时还是如同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般说道:“不知这位将军如何识得家父的?”
此时李献忠也是捏着一把汗,生怕自己将“九千岁”的信息给记错了。
这是他们这些行刑太监地黑话,意思是留下一条命。
这个可怜的女人终于在饱受虐待之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尽管生前不受万历待见,但是他们死后还是要共眠的。
没想到发力过猛,直接将自己送上了刑堂。
此时郑贵妃地脸色一下子就阴沉了下来,说道:“看来本宫耽误你们父子团聚了,我这就摆驾翊坤宫。”
很快李献忠就反应过来了,魏公公在没有成为“九千岁”之前不就是化名为李进忠吗?
又是太子身边的太监,看来是魏公公没跑了。
李进忠被问的一头雾水,自己确实是北直隶肃宁人,大号叫魏四,附近人都称呼自己为“魏傻子”。
宫外的动静闹得太大了,直接引起了万历的不满。
万历知道郑贵妃生气了,于是大声呵斥道:“朕不是说过,郑贵妃在的时候,不允许太子前来,你们是怎么当差的。”
这个将军看上去也才20岁怎么可能知道这些?
那时候王恭妃其实也已经看不见自己儿子了,她的眼睛早就哭瞎了。
原本李献忠也是有些积蓄的,点银子从他们手下买条命不难。
目前这乾清宫的气氛着实有些尴尬,李献忠意识到自己该走人了。
于是一旁的崔文升说道:“你们两个还不快点扶太子殿下回去歇息。”
新书冲推荐,求推荐票,月票,追读,评论,打赏支持!
感谢书友“五陵少年”的打赏支持,以及书友“五陵少年”、“战无笑”、“悟心哥哥”、“20190427162808243”、“海上野风”、“娄山关34564”、“20220715225318234”的月票支持。
非常感谢大家每天的打赏,月票和新章追读!!!今天周二编辑看追读的日子,希望兄弟们帮忙追读新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