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真修出身八景,太上这为道门真修之师也,道门真修奉师命,入人世间封神,两位以为,若是封神有劫,人世间信仰意识集合体,真的选择了,唐国的先祖。”
颜瑟悲痛的苦笑道:“天意啊!这便是天意啊!”
他是唐国的皇帝,也是人世间的皇帝,他自然会让,唐国的百姓过上好日子,但是人世间初定,的确不宜兴起大狱。
“一如当年佛宗,那般在天坑下,奴役上千万人世间的普通百姓,唐帝国此刻奴役的是整个人世间,只是相较于佛宗那群贼秃。”
“对了,本神现在是,幽冥地府的上阴天子,掌控幽冥地府十八层地狱,待到尔等死后,走上一遭就知道,本神所言不虚。”
人世间的百姓,数年如一日的供奉,唐国的先祖,如此庞大信仰加持之下,唐国先祖又与神灵,有何异呢?
颜瑟看着,一意孤行的何明池,说道:“你们何家的鸡蛋,从来都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所以你们何家,才兴盛了将近千年。”
可是现在,连虚无缥缈的神灵,都不允许信奉。
甚至都不需要亲自出手,一道天谕降下来,便不知道有多少,对神灵无比前程的信徒,敢于前仆后继的去为神灵,达成意愿。
“不知道唐皇,可敢杀尽那人世间,喊出来这句话的人们呢?”
当人世间的人们,放弃了对所谓的青天大老爷们的信任,放弃了对朝堂上,衮衮诸公的信任后,那么他们选择,虔诚的信奉神灵。
“老道自诩,活了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说,离开了谁这人世间,就不转动了。”
他亦想要成神,可是他这样微末的修为,能够成神呢?
所以,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是道门知守观,前任观主陈某,所做出的承诺。
“唐帝国用了世俗的手段,更为隐秘,也更为优秀,只是如何能瞒得过,一念之间便可,坐观整个人世间的神灵呢?”
“夫子既然能够成神,那么先祖为何不能,神灵的伟力太过于强大。”
可以说这时唐帝国的胜利,却是整个人世间败局,人世间的人们,只能够承受,唐国的苛捐杂税。
在一片缟素之中,那位昔日的颜瑟大师,越发的老态龙钟了,似乎一阵风吹过,就要离开这人世间一般。
“所以师伯,南门这一次,绝对不会输,还望师伯,继续主持长安城内大阵的修建。”
余帘冷笑道:“苦一苦百姓,好让唐帝国,可以绵延百世、千世、乃至是万世。”
那是一座宏伟的大阵,以夫子他老人所遗留的惊神阵,位基础加以改良,以符咒之道入阵,构建一座维系,千年的大阵,以唐国的先祖,为阵眼核心。
夏天看着李仲易,说道:“陛下,我宁愿不让琥珀,登上皇位,还请陛下放弃,敕封先祖为神灵。”
“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尔!”
“南门这个承系着,神殿与唐国的通道,自然也不再需要。”
“待到,阵成之日,便是吾登天之时!”
“为了唐国之延续,哪怕是神灵降夏灾祸,朕一并担着。”
“太平观之主,张角执掌神律,已经斩杀了数十位神灵,神灵能够遵守神律,不敢逾越雷池半步,可是唐国的官吏呢?”
何明池说道:“师伯,所以南门更应该,选择三皇子李浑圆,唯有三皇子,方才能够,让南门再一次强盛起来。”
而在唐国的都城,伴随着惊神阵的毁,又一座阵法,正在修建之中。
“公主殿下有令,有刺客入皇宫,缉拿刺客!”
待到余帘走后,皇后夏天看着李仲易,说道:“陛下,真的不能,放弃那件事情吗?”
李仲易咳嗽几声后,说道:“浑圆太过于顽劣,唯有琥珀方能够,承担的起唐国的伟业,只有将先祖,敕封为神灵,才能让琥珀登临皇位。”
神灵高高在上,居于天界之内,若是想要搅乱人世间,只需要在人前显圣即可。
南门新任观主,何明池神色凝重的说道:“师伯,已经查清楚了,是道门知守观,天下行走,叶苏下的杀手。”
下田的赋税,要按照上田地来收,而上田的赋税,却要按照荒地来收,只是因为那些上田,是唐国官吏的私田。
“唐皇扫灭神灵的信仰,将自己的先祖,捧上了神位。”
得道者多主,失道者寡助,如今的人世间,早已不是当年的人世间,一位万年难出的真修,切实的改变了,人世间的一切。
“掌控了人世间百姓的吃穿住行,还要掌控人世间百姓的言行,以及人世间百姓的信仰,可是你忘了一点。”
“从来只有需要,与不被需要,先前的唐国需要南门,所以对南门重视,现在的唐国不再需要南门,那么南门,自然是可有可无。”
“待到,黄天之火,燃烧人世间的时候,希望唐皇切莫后悔!”
或许是,爱屋及乌,这位颜瑟大师,已然站在了七境的门槛上,也是少数滞留在,人世间的修行者。
“神灵的力量,是来源于,人世间不假,但是人世间的生灵,不仅仅是人类,只是人类在其中,占据了一大部分。”
因为举目四亡,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之日,仍旧是唐国的疆土。
可,唐国如此强盛,可唐国治下的普通老百姓,却依旧困苦不堪,甚至于比先前还步入。
人世间的百姓,所耕种的田亩之数,不及人世间田亩数量的一半,却要承担天下所有田亩的赋税。
“即便有神律约束,可却也只能,在事后将神灵斩杀,可那些死在事中的人们,又有何罪过呢?”
“只是人世间,何来亘古不变的皇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余帘摇动道:“逆徒,你难道不知晓,神律昭昭吗?”
他不相信神灵,也不相信神律!
正当夏天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在唐国四公主李渔的率领下,数百羽林军闯入了寝宫之内,李渔当即跪倒在地,言道:“听闻有刺客入宫,儿臣急调羽林军前来捉拿刺客,儿臣救驾来迟,还望父皇恕罪。”
李仲易看着那些明火执杖的羽林军,盛怒道:“令羽林军大将军,即可前来皇宫。”
“四公主李渔,意图叛乱,即可捉拿,圈禁公主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