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乔菁菁,搞农业的,不是搞书法的。
两个都点头。
乔菁菁在信里回复道:
承蒙卫兄厚爱,不甚感激。定按时赴约。
就算是这样。
乔二和乔三在人家卫华家里转一圈,发现这家里竟没个女的。
乔蔓蔓和玉兰玉梅看着鱼塘里的新鲜鱼苗,都说这些很有趣,卫成还养了几尾颜色鲜艳的鲤鱼。
夫人呐,我究竟荒废了她们多少女子学业。你这时还揪着不放!
跛脚的卫华在前面陪客。
不如你让她回屋去看些书,长些见识,明些道理,你教育起来也容易一些。”
乔菁菁这两年也不光是洗衣做饭,或身后跟着丫鬟装小姐气派。
卫华是个跛脚的,被乔二这一拍,拍的一个趔趄,差点站不稳。
这两个刚刚跻身富家公子,遇上这种事,怎么能够不去?
“大乔姑娘,我从东郊市场上买了一些鳙鱼苗,就不知道真不真。不管它真不真,姑娘可否随我去辨别真伪?”
乔三把这高个儿帅气的卫成喊到耳朵边儿,说悄悄话。
于是这一大家子,除了老母亲在家里吃药,老父亲鱼塘边钓鱼不问世事,姊妹弟兄几个自己去走朋友。
老母亲的眼光被父亲这么一提醒。
乔二呵呵一笑:“卫兄,佩服!你能干。”
大乔已经是有陛下亲自嘉许的好女子,全国人都知道。
她在此处缺少交际附会,没有朋友。
总之,乔菁菁的妹妹,就是他刘太守的妹妹。
她把这些书看下来,不过多看几遍,也就识得许多字了,不懂的也可以跟老父亲问一问。
“两位兄弟,竟未成家?”
最不愿意跟这两兄弟扯上亲戚关系。
远就远吧。
卫成家如今置办了四合院,两进院落,院落后面围成了一个桑园子,鱼塘就在桑园的东北角。
前面院子里头,请了魁,乔二乔三正吃酒。
乔三又想起自己当年想娶媳妇儿,想娶的不得了的心境。
“玉梅,你把这封帖子拿出去交给门口的小厮,让他们给卫家送过去。”
“说实话,不管我家阿姊还是小妹,都是顶好的。且我家阿姊人特别能干,能屈能伸,谁娶到她真是享福。
乔二呵呵一笑。
就算没有那个大帅哥,此地还有个大帅叔等着。”
乔蔓蔓就让玉兰和玉梅拿了篓子,吕蒙亲自下鱼塘去捞。
乔二尽是惊叹:
比如以前她在人前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面对这些男子毫无顾忌,张口就来。
毕竟,乔三他肯定更愿意跟孙策当小舅子。
乔二一来到卫家。
“放心放心,老婆会有的,孩子也会有的。不就是娶个媳妇儿吗?你们兄弟俩如今事业有成,安安稳稳,娶媳妇这是分分钟的事。”
“有些圣贤说过,人生没有弯走的路,没有白的经历。蔓蔓的事,不在这一时。”
卫成诚心诚意邀请乔菁菁去看他鱼塘里头的鳙鱼品种。
这庐江城里谁不知道啊,我阿姊早已经被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看上了!只是那人现在不方便回来接我家阿姊,不过他是迟早会回来的!
“你们兄弟俩是,说你们家以前只有一个小马棚子那么大?如今这些产业,这那么一大片的塘子林子,都是后来挣得的?”
卫成便逮着了机会,向乔菁菁坦白心迹。
“适才,三公子说的话,卫成深不以为然。卫成敬重乔大姑娘的为人!”
卫成毫不遮掩地看着乔菁菁。
“乔大姑娘坦坦荡荡,不拘小节,与这里的所有女子都不一样,更是比过这里许许多多的男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