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街景后,沈理璞又看了看天色,这会儿时辰已经接近中午,干脆找个酒楼吃一顿好的。
沈理璞目光跟了过去,只见那摊子上或蹲或坐了好几个打扮和蓝衣服胖子差不多的人,更为怪异的是,他们每人除了捧着的豆腐脑之外,面前居然还有一个茶杯,每个里面都插着一炷香。
关键还在马车上驾车的人。
“嘿嘿,钱嘛,是赚到了,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啊。”
……
这个人,沈理璞认识。
马路上更是看不到任何自行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反而是有人在推着木制的独轮车出来进去。
但越往西走则越不一样,首先居民们的头型就和之前不同,他们普遍留着清朝那种辫子,但又不是那种金钱鼠尾。
再看路边的商业设施,比起任家镇来也是差了不少,商品经济不够繁荣。
说干就干,沈理璞信步走进了正当街的一处酒楼之内。
旁边那位老兄听到他的提醒,连忙猛擓了两勺豆腐脑到嘴里,冲着张大胆喊喊呼呼的点了几下头,随后便拿出两个铜板放到老板手里,转身便离开了。
随后,那个蓝衣服胖子就搀扶着黑衣服下了马车,随后将其送入了一处没有牌子的临街小院之内。
沈理璞一边喝酒一边观察着街面上的景色和行人,刚才他虽然大致扫了一眼,但很多东西却没有细看。
只好坐在二楼,继续盯着蓝衣服胖子观察。
有的地方已经已经很开放了,大家都剪掉了辫子,穿上了新式的裤褂,但也有的地方还依然保留着这些,不足为奇。
“唉,想不到啊,现在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干马车夫这一行。”
“干我们这行有什么不好?出入有车代步。”
现在细看下来,却又发现了许多不同。
看打扮和气质,此人应该是当地的乡绅富户无疑。
不过对此沈理璞也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会儿的世道挺乱,说一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也不为过。
不多时,只见那蓝衣服胖子手里拿着一炷已经点燃的香,兴冲冲的到了隔壁一处卖豆腐脑的摊子上。
老板把收来的钱随手放在围裙胸前的兜里,看着远去的年轻人感叹道。
于是他便故意走到他老婆面前说道:“老太婆!”
“诶,老板,给我来碗豆腐脑。”
很快,马车停在了离沈理璞所在酒楼的不远处,上面下来一个头戴瓜皮帽,身穿一身黑色长袍马褂的中老年人。
首先,路边上走的那些男女老少不说面有菜色吧,基本也都是带点儿困苦相,从衣着打扮上来看,比任家镇路上走过的百姓来说要差一等。
随后又在小二的殷勤伺候声中被带到了二楼靠窗雅座,点了几个菜又要了一壶酒,然后就慢慢喝起来。
此时离沈理璞离开任家镇已经过了两个多月。
他老婆听到老板叫她,抬头问了一声。
“呐,替我买点回来。”
老板说着,就从围裙前面的兜里,掏出了刚刚收的铜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