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关灯
护眼
第134章 齐头并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34章 齐头并进

除了留下数千士卒在燕地维持稳定,余下楚军皆是朝南而去。

大概是跨过后世山海关位置的那一线,陈洛的体感温度明显上升,减掉一件外衣。

“果然,地缘因素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很多东西啊。”默默回望那白山黑水的辽东之地,他心中生出些许感慨。

华夏数千年历史上,有过无数战争,东出、西进、北伐、南下,其中北伐取得战略目标上的完全胜利,仅有大明那次。

就南北地域而言,更多的是北方政权统一天下,最具鲜明代表性的是晋朝、隋朝、元朝以及清朝。

如果深究原因,可以从人口、生产力等等方面考虑,但地缘气候,不容忽视。

由南往北,进行北伐时,战争进行到后面,天气是会愈发寒冷。

军中所备的衣裳不够充足不够厚,以及思乡因素,来自南方的士卒战意将不断降低。

由北往南,大军南下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士卒是奔着见识“三秋桂子,十里荷”去的,何况天气是越打越暖和,跨过山海关减一件衣,渡过黄河再减一件衣。

待到渡过长江,南方从梅雨时节过后,再到秋季降温前,基本只用穿一件单衣。

对于南北气候的差异,后世人可能没有那么敏感。

可在古代的北方,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暖气的。

冬天到了,在南方的流民熬一熬就过去了,而在北方的流民,熬一熬指不定就下去了。

因此在比较中产生幸福,北方军队南下,打仗冲锋基本是嗷嗷猛。

不过此时作为反例的楚军,未免有些太极端。

他们了不到半年便将北方几乎荡平,这个速度前无古人,后面只怕也很难有来者。

毕竟情况特殊。

项羽实力太强,对手也只是割据势力,甚至称不上割据政权。

如果没能迅速将那些杂牌势力打崩,反倒才是项羽的问题。

这般想着,陈洛研究起接下来的对手,不知济北国可以坚持多久。

在项羽扫平燕赵之地时,作为天下大乱导火索的齐地终于是消停了。

熊心和济北王埙终于是将临淄攻破,瓜分了齐国,然后胶东国面对虎视眈眈的两人,是选择主动投降。

因此接下来楚军的对手,是拥有旧年齐国大半国土的济北国。

至于具体军略是如何安排的,目前尚未走出军事小白领域的他,心底还真没有什么想法。

“羽兄,你对接下来齐地的战争是怎么看的?”陈洛侧过头,选择直接询问标准答案。

项羽随口答道:“我自然是胸有成竹的。在冬季来临前便可以结束战争,如果结束不了,那夺下临淄城也够我军驻扎休息。”

陈洛沉默。

这计划真是简单粗暴啊。

只是比起听项羽口中所说的,观察接下来项羽的行动,才能是学会更多。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黄金渔场 我杨过之子,拐带张三丰穿越诸天 镇守边关:我以肉身成圣 斗罗:我的身体里面住着药老 停球十米远,进球全靠蒙 NBA:我有3没D,还不会运球 LOL:如果要输,我上去帅一波 联盟:狂风向前!我在微博打AD 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乡村小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