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陈洛不光说出来,还分析了种种弊端。
这简直是让帐内众人惊掉下巴。
见着愕然的众人,陈洛只是摆了摆手说:“你们就别瞎猜了。我只不过是通读了一些资料罢了。
当初秦代征百越时,是留下了详尽无比的相关资料。
数年前攻破长安城,这份资料我和萧丞相都拿到过,只是萧丞相对于律法类的事情更感兴趣,而我则读这种奇闻怪谈更多。”
这是他想出的最为合理的解释。
自己总不好说是从后世收集过无数游玩攻略,加上真去粤省、桂省旅游过吧。
听到陈洛这么说,众人将信将疑,不过没有其他更加合理的解释,只能选择暂且相信。
冲着众人笑笑,陈洛继续说:“这么来看,诸位应当是认可南越国存在一定威胁这个说法吧?”
周勃、樊哙他们对视一眼,最后目光集中在韩信身上,把他作为主心骨,来进行这个判断。
“如果按照江宁你这个说法,那南越国确实没有那么好对付。”将气候和地形影响加上,原本韩信想着只需要动用三到五万军队就能够摆平的南越国,现在需要至少六七万人才行。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是韩信将自己代入到军队主帅的位置上,哪怕对南越国的地势不熟,也不会犯什么致命错误。
换成刘邦来指挥大军,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试错空间,军队人数仅仅在六万人左右,卡在这个边缘,那是相当危险的。
想通这点后,韩信是抬起头看向陈洛,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不过他还是选择问道:“那么江宁你有什么想法?”
韩信是了解自己的。
猜出了他的本意并非是在鼓吹南越的强大,描绘出一个会使汉人畏惧的国度,去放弃那块可以耕作的沃土。
于是韩信没有选择反驳,而是想听听对方会给出什么解释。
面对他抛过来的这个问题,陈洛快速地给出了回答:“南越必将属于大汉,成为我华夏自古以来的一部分。
只是陛下亲征在外,诸侯虽会有军队前去援助,可需要耗费时间与精力在节制诸侯之兵上,总归是人心不齐,导致军队难以发挥出最强的效果。
可陛下从长安带出去的亲兵不过三万,若进攻南越需士卒六万,那陛下之亲信占了不到五成,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我们要将它解决,从关中征兵过去,自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我们这里有十数万军队,恰巧绝大部分不能进入关中,那么调动一部分精锐去往南方,参加与南越的战争,不是正好的事吗?”
韩信等人纷纷瞪大了双眼。
原来陈洛所说有两件要事,前一件事还真不是瞎扯啊,伏笔全部埋在这里了。
如果不是因为讨论第一件事情的时候,陈洛提到大军不能进入关中,众人打算在函谷关附近遣散大军,只留关中户籍的士卒卸甲入关,甚至在抵达长安时,仅留三五千人来充当仪仗队。
集思广益讨论出这个方案时,大伙觉得没什么毛病,这就是一个相当合适的解决方案。
不过当第二件事情被摆上台面来进行讨论时,他们都恍然震惊了。
那个由自己参与讨论的方案,真就是自己构想的吗?
这方案其中又究竟由多大陈洛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想到这里,樊哙他们有种四十五度角抬头望天的冲动,来好好想想自己的思维究竟是不是由陈洛进行操纵,简直不要太离谱。
樊哙是小心翼翼地问:“江宁,难道所有都在你原本的预料之中,连大家会怎么想,你都有猜测吗?”
见他这副模样,陈洛有些无奈。
自己的确在决议形成的几处关键节点进行干预,可并非是像他们心中所想的自己操纵心灵,否则那比尤里都更加离谱。
于是他老老实实地说道:“这不过是个巧合。但我原本是有猜过大家可能会做出的一些判断,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下一步的动向,没有想到大部分居然会吻合,实在属于意外罢了。”
众人眯着眼,望向陈洛的眼神里依旧是充满了不信。
只是仔细想来,隔空操纵所有让参与者的心灵,实在太过于不可思议。
毕竟很多参与者原来根本没有接触到这个事件,和陈洛的唯一关联,真就只剩这方面的动向。
待到众人平静下来,选择举手表决,是选择同意陈洛率领部分解散的军队,南下前往南越,去对刘邦进行支援,用于狠狠打击那些南越军队嚣张的气焰。
而得到他们在这方面的支持,陈洛的目标已经达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