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刘若兰对这里还是动心了,当然,她是不可能真地再大钱来修补的。
至少现在没有这个打算。
乖宝才十二呢,离着成婚还早了。
这宅子买下来,倒是可以先租出去,等到乖宝成亲前再收回来好好收拾一番。
刘若兰一路上就观察过了,这里的环境不错,而且对于外城而言,这个位置还是比较好的,靠近内城,而且还临着大街,很是方便。
这样的宅院,若是租出去,一年少说也能进三百两银子。
这京城的官员不少,但是真正有自己家宅子的可是少之又少。
一来是京城房子太贵,买不起。
二来则是有些人觉得买宅子不划算,还不如租,因为他们不确定在京城待几年,没必要买来再卖出去,反而会赔钱。
京城的官员调派,并非都是完全按章程来的。
她才十二!
当初过继时,便说好了,谢荣晖日后不会分二房的家产,娶妻一事上,倒是未做说明。
刘若兰皱眉:“外城的宅子竟然也能这么贵?”
谢荣晖是长孙,但不是谢修文的亲子。
因为京城的宅子本就难求,更何况官员们对于宅院的要求还高,说白了就是要脸面的,怎么也不可能只住三间小屋子作罢。
谢容昭也知道大哥的学业上有些困难,可惜她帮不上什么忙。
比如说当初谢林被外派,就是临时抽调走的。
谢容昭摇头,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她:“阿娘怎么会这么想?我有自己的家不住,为何要来这里?”
景舟哥哥也没在京城呀!
王进自以为都做官了,不能再总是伸手跟家里人要钱,所以,便想着将这宅子合成银钱,自己到任上后也好走人情事故。
其实谢容昭是想要劝劝她阿娘,没必要这么早就置办嫁妆的。
毕竟这宅子也大呢,比当年他们刚到京城时住的宅子大了一倍不止。
去年谢荣晖和陈娇娇的婚事定下,消息传回高阳县后不久,老太爷就派人给送来了五百两的银票,说是给谢荣晖置办定亲礼的。
刘若兰摸了摸她的头:“傻丫头,这种事情,谁能阻止得了?你大哥即便是这次不中,也算是给下次乡试积攒了经验,而且这么多的学子,哪能一考便中?便是你阿爹,不也是考了几次才中?”
比如说王进。
谢容昭只觉得满头黑线,这都是哪儿跟哪呀!
“回头再让人过来稍微打理一下,乖宝可想过来这里住?”
刘若兰做出犹豫状,眼睛却是趁人不注意就瞟到了谢容昭那里。
谢修文对此并无异议,只说日后不管老家送来多少银两,一律收下便是,只是要记好帐,日后也好给孩子们一个交待。
“说说吧,你们最低多少银子能出手?”
“你说的这般好,但我瞧着也是毛病不少。你瞧瞧那边的柱子,漆都掉完了。还有那边的矮墙,上面都塌了一段,这可怎么住人?”
也是因为谢林本就是京城人士,所以显不出什么不方便来,若是换个外乡人在京城为官,那就大大不同了。
刘若兰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不怕,阿娘手里头还有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