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娘子,请息怒

关灯
护眼
206.第204章 非官府组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204章 非官府组织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报发生。

二月初春。

西门大街两侧种满了桃、李、杏树。

令当时,果树嫩绿翠芽间点缀了一颗颗红白相间的小苞,一片锦绣。

二月初六,午时末。

陈初一行自新郑门入城。

进城前还嚷嚷着‘东京不过是大了些,能比咱桐山还繁华么?’的毛蛋,进城后彻底闭了嘴。

仅仅一个宽达十几丈的西门大街,便震的毛蛋再不敢拿桐山相比。

东京城纵跨南北主街十三条,横穿东西主街九条。

而这条西门大街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条,据说,御街更是宽达百丈。

桐山一座小小县城,光‘气势’这一项便被帝都甩了十万八千里。

一群土包子顿觉眼睛不够用了。

目力所及,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街上小娘镶金点翠光彩耀目,士子文人锦绣华服衣袖飘香。

街巷深处,轻歌笑语荡响烟柳巷,箫管琴音奏于酒楼茶坊。

和来时沿途随处可见的萧条破败景象,迥异天地。

也是,齐代周后,整个王朝的达官显贵几乎都集中在这座当世雄城内,他们是齐国最富庶、豪奢的群体。

以半壁江山供养一城,此间繁华自不必说。

就连来过东京城数次的陈瑾瑜,和陈初并肩走在前头时也不禁感叹道:“这东京城,富贵迷人眼.”

身后一丈外,谭氏忍不住皱了眉.自己这女儿,自打进城后便一直跟在陈初身边,终于开口道:“阿瑜,你过来.”

“娘,娘,阿瑜饿了,想吃曹记的莲酥”

陈瑾瑜转身回走两步,挽着谭氏的胳膊晃了晃,这一番小女儿般的娇嗔,让后者批评的话没能说出口,转而连声道:“好,好,待会安置好便去买。整日里就知道吃”

未时,东京城新门瓦子,枣园街。

胡掌柜见了陈初,先一揖到底,恭声道:“大人,日前收到书信后,小人当即命人收拾出一座宅子。不过这东京城寸土寸金,此处宅院比不得家里舒适,还请大人见谅”

“无妨,前头带路吧。”

陈初笑道。

胡掌柜原是蔡家绸缎庄的掌柜,四海商行成立后,被蔡源招进了商行听用。

去年,桐山之乱平息后,商行急速扩张,胡掌柜因能力突出、为人活络,便被派到了东京城,和兵部范尚书的管家联合成立了四海商行东京直营店

陈初进京,按说该住驿馆,但一来陈初此行随从众多、二来驿馆条件差些,蔡源心疼女婿这才提早来信做了安排。

胡掌柜准备的这座宅子,的确不大。

共三进十几间屋舍,住陈初几十人是显得拥挤了些,却胜在内外都是自己的人,不虞私密外传。

只是,这宅子所处的巷子名称有点奇怪。

“枣园街,弄鱼巷”

进巷子时,陈初望着挂在山墙上的街巷名,念了一遍。

后方正哄娘亲开心的陈瑾瑜却也能做到耳听八方,听到陈初念叨,自己也默默念了几遍,不知怎的,秀丽面庞蓦地一红。

下午,陈初带着长子、大宝剑去兵部报备。

接待的兵部文员见陈初拿出印绶、照牒后,好像很是意外,仔细打量陈初几眼后,玩味笑道:“原来阁下便是陈都统,久仰、久仰.”

‘久仰’本是一句寻常客套话,陈初却觉着对方话里有话。

酉时。

陈初返回弄鱼巷时,已是华灯初上。

晚饭,谭氏妯娌和女儿、铁胆等女眷在后宅。

二进内,只有地位超然的陈景安和陈初同坐一席。

说起去兵部报备时的一幕,陈景安笑了笑,待两人进食完毕,转去了书房,他才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了陈初。

“《大齐七曜刊》.”

七曜是一星期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大齐周刊。

这份有官方背景的报纸,陈初是知道的。

源于去年郑乙乱桐山时,今日头条刊文掀了桌子,把郑乙逼到了不得不打的境地。

齐国朝堂有感舆论重要,让礼部牵头搞了这份七曜刊。

只是,礼部找来那些文人全无办报经验,起初上头刊印的除了官方邸报便是通篇假大空的吹捧大齐政通人和。

官员文人刚开始还觉新鲜,时日久了便没了兴趣。

而普通百姓更是对浮夸、不接地气七曜刊提不起一点兴致。

‘擦屁股都嫌有油墨’是他们对七曜刊的统一评价。

眼看效果不佳,发行量一日日萎缩,礼部也渐渐没了耐心,拨与七曜刊的经费一砍再砍,直至后来俸禄都发不出了。

眼下的大齐,兵乱、民变、天灾一件接一件,哪一桩事都比办一份报纸重要。

当时只是心血来潮的大齐朝堂随即把七曜刊抛之脑后,不闻不问。

穷则思变那七曜刊的主编汪敬饶眼看七曜刊活不下去了,不由动起歪心思,开始杜撰一些民间喜闻乐见的趣事绯闻。

嘿,你别说,这招还挺有用!

七曜刊当即发行量当即迎来一次增长。

尝到了甜头后,汪敬饶像是找到了财富密码。

不过寻常小人物的轶事,终归没有那般大的号召力,名满天下的官员、大儒更能吸睛。

但这般人却也是七曜刊惹不起的。

思来想去,那些外地军头倒是合适的造谣对象就算你有兵又怎样,这你是大齐帝都,你还能带人打上门来?

确定了目标群体后,陈初就成了不幸被挑出来的其中几人之一。

一来,他是陡升高位的年轻人,世人本就对这样的人好奇。

二来,他上位的过程凶险、血腥,能满足大众的窥探欲。

三来,是无法明说嫉妒心.七曜刊模仿头条,却又没有头条那么大的发行量、号召力,比不过地方小报的汪敬饶等人心中自然不爽。

陈初和头条同出桐山,打击了前者,就好像打击了头条一般。

陈景安此时递来的七曜刊是四日前发行的最新一期,汪敬饶或许是知晓近日会有各地都统制进京述职,便在这一期中做了一个专栏,点评众军头。

‘颍州留守司都统制郭讳韬儿,字德刚,于阜昌二年归正大齐.少负勇名,却为人粗鲁’

‘寿州留守司都统制丁讳继胜.有灭贼之功,但不通文墨、不知圣贤.’

尽是欲抑先扬,把各地厢军将领说的狗屁不是,满满都是读书人的优越感。

陈初看到此处,不由奇怪道:“柳川先生,朝堂放任七曜刊诋毁武将名声,不怕武将对朝堂生怨么?”

“七曜刊是七曜刊,朝堂是朝堂。若武将上奏说起此事,朝堂大可来一句七曜刊和朝堂无关.”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开了一间精灵饲育屋 旧光晨曦 冷血法医 让你做哲学动漫,你做超兽武装? 诸天长生从太平广记开始 穿进柯学世界后我成了琴酒老婆 退圈后,老祖宗靠玄学爆红了 神级狂婿 遮天之求仙问道 铠甲勇士之皇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