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软软和张阳阳先顺着斜坡走向左边的鱼塘。
这是一个被一分为四的鱼塘。
就是原本是一口超大的鱼塘,现在被一个十字形的堤坝分割开了。
从一个口字,变成了一个田字。
“啊忠这四口鱼塘,养的都是不同的东西。”
张阳阳偶尔会来这里玩,所以也是比较熟悉了。
他给张软软介绍下去:
“这口鱼塘养的是罗非,密度最大,也最便宜。”
说话间,一个身材有些微胖,脸上有着几点雀斑的女生捧着一碟水果过来了。
有准备出栏的,翅膀也长大了,最小的也有六斤重。
怕张软软没有适合煲汤的老鸭,还专门杀了两只老鸭给张软软带回去。
与之一起的,还有奶声奶气的声音,在李海婷的脚边响起。
当然了,张软软也不是纯白嫖。
“这边是脆肉罗非鱼,你吃过没?市场要卖15块钱一斤呢。”
“卖剩下的,不值钱,你拿回去尝尝。”
虽然他没有进厨房看过,但是不用看都知道,等下的午饭必有这个。
“这怎么可以收,鱼鱼,果果,快把红包还给姐姐。”这时,火眼金睛的李海婷也是发现了张软软的小动作,顿时对着两个孩子发出命令。
同时还有一条五斤重的脆肉罗非鱼,两条一斤重以上的笋壳鱼。
最后,还是张软软不想浪费时间了,选择“败下阵来”。
张软软戴上墨镜,和他们合影,倒也其乐融融。
张阳阳的思域率先驶出。
现在只是过来挖个柠檬树也变成这样了。
就很神奇。
从山上下来,杨忠实也正好叫他们吃饭了。
晒干的花菇,现摘的桃子,杨桃,番石榴,释迦果。
这个鱼张软软知道,也叫黄鸭叫,上次她直播钓鱼的时候就钓到了一条,会发出嘎嘎噶的声音。
五菱宏光消失在杨忠实一家四口的视线之中。
而蚕豆中含有着一种东西,可以让罗非鱼生病。
可以煲汤的五指毛桃,最适合煲鸭汤的地胆草,可以煲凉茶的鸡骨草、金银花。
满满的一大桌菜,把张软软都吓了一跳。
一拉一扯,长久以往,罗非鱼的肉质就脆化了。
张软软表情麻木的看着杨忠实和李海婷往自己的面包车上塞东西。
吃饭吃饭。
“这个塘原本是养虾的,现在改成养黄骨鱼了,刚刚放的苗子,今天是吃不到了。”
奶声奶气的娃娃音,张软软心都融化了。
不大的圆桌,摆得满满当当。
(久违的二更,差不多五千字,顺便说说支持作者的方式,qq浏览器,这个是免费渠道,看书就是支持作者。
李海婷见状,直接走过来从鱼鱼和果果手上拿过红包,往张软软的裤袋里塞。
那都是一袋东西来,大袋小袋的回去。
又是一个没有吃过的鱼。
虽然发音还不是很准,但是很整齐的说道:“姐姐,我们不能收。”
“听阳阳说你第一次吃这个,再带两条回去尝尝。”
她来到桌边把水果放下,接着看向张软软发出惊喜的尖叫。
“你可以放冰箱先冻起来,想吃了再拿出来煲汤。”
“快尝尝,这些都是我拿手的菜式。用的都是自己家养的,没多少钱。”
小名叫鱼鱼和果果的两个小奶娃,立即乖乖的把红包举到张软软的面前。
这就是拉扯的技术。
一个五百。
张软软低头一看,原来是两个不到一米高的小奶娃,一男一女,年龄最大的那个不超过五岁。
张软软稍微琢磨了一下,摇了摇头。好像前世今生,她还真没有吃过这玩意。
接着,两人走到下一个鱼塘。
起点,红袖,潇湘都是订阅制,花钱订阅章节就是最大的支持,打赏投票是锦上添花。
“使不得使不得。”
普通的草鱼养大之后,改换成投喂蚕豆。
这个不用说张软软也知道,毕竟自家也有鱼塘。在名城,基本上很难找到比罗非鱼更便宜的鱼类了。
毕竟再拒绝就不礼貌了。
有刚刚买回来的苗子,羽毛还是黄色的,只有张软软手巴掌大小。
脆肉罗非,其实就是普通罗非鱼养大之后,用蚕豆继续喂养。
专家还给这种现象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肌纤维结构蛋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