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然不会让自己的努力就这么白白浪费,她换了一种方式说道:“这本是大家消遣的时间玩意儿罢了,九歌要是没准备好,不如就让其他的小姐先给你打个样,你在后面好生学着,这样的话也不至于下次什么都没有准备。”
“伯母是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吗?”霍九歌歪头反问道,她说:“今天聚在这里的都是饱读诗书的就算是要比试也是要按照读书人的方式。”
秦氏愣住了,她不懂她口中读书人的方式是什么,但是她隐约感觉自己之前的努力要作废了。
就在她愣神之际,一个声音打断了她:“不愧是霍将军的女儿,就连说话方式也和寻常家的小姐不同。”
说这话的是京城太尉蔡津,蔡大人,他算的上是霍信的半个老师,之前霍信还在的时候,就经常请教他一些儒家释义。
如今蔡津已经年过六十,但是还是精神矍铄,也是今年科举考试的出题人之一,他和霍信的交情不错,甚至是霍信葬礼上的挽联都是他亲自提笔,霍九歌的眉眼像极了她早逝的父亲,蔡津看着内心也是一阵感慨,要是霍信还活着的话,说不定两人还能像之前那样围炉煮茶,谈笑风生呢。
霍九歌看向说话的蔡津,虽然觉得很是陌生,但是从他的眼睛里得知他并没有什么恶意,便回了一个微笑过去。
“那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就换一个方式吧。”蔡津从自己的看着自己茶几上的朵说:“既为春日,又是百盛开的日子,请各位才子佳人以作诗一首,让吾等儒士评价评价,看是谁做得最好。”
此言一出,下面顿时一片哗然,纷纷讨论了起来,箫承稷听到这句,冷呵一声,然后不屑的开口:“知道无才无德,故意找这个借口拖延时间罢了。”
虽然是霍九歌将皇后娘娘从鬼门关处救了回来,但是他并不认为这就是她的功劳,认为她只是误打误撞,运气好而已。
众人在讨论了一番之后,便表示就按蔡大人说的做,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参与到这场活动中,对于真的有能力的人来说,这反而是一件好事,当着这么多的人,要是拔到头筹,岂不是就可以名扬四海了?
于是大家纷纷摩拳擦掌,开始准备了起来。
霍清商见突然改变了游戏规则,她立马就慌了起来,虽说她精通琴棋书画,但是为了这场宴会,她将难跳的柘枝舞练习百遍不止,如今却突然改成了作诗,她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准备。
她向秦氏投以求救的目光,但是秦氏却让她放宽心,虽然准备的舞跳不成了,但是她就不信霍九歌一直待在金陵那个地方就能写出什么好的诗。
她相信最后的赢家一定会是自己女儿,而霍九歌只能被人踩在脚下,永世不得翻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