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为战,必不惧曹操。所缺者,唯基业而已。”
当然,虽然允许一定的交易,但官府分下来的田地,不允许交易。
孙策点了点头,搞不好,陈登之前豪言的为刘备合步骑十万的壮举,这一次真要让他达成了。
虽说均田自春秋以来就有,可刘备怎么会忽然想起来在徐州给百姓发放荒田?
而且还直接律法规定“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天子大败于关中的消息,是年中以来最动摇汉室权威的事情。仅次于袁术称帝,对刘氏皇权的削弱。
“那卿以为曹操会如何应对?”以孙策对曹操的了解,他绝不会对此坐视不理。要真让刘备安稳了徐州人心,那徐州就难下了。
南阳数百年来就是汉室第一大郡,有三十七县二百四十三万人,一郡就堪比大汉十三州里面最小的徐州一州。整个徐州的人口才二百五十七万人,只比南阳多了十余万。
所以论人口、论财富都远远比不上南阳剩下的半个郡。
是仪也颇具慧眼,尤其他接触过刘备,因而断言道:“刘备宽宏得人,可得部下死力。陈登良谋,料世兴衰,委质于主,是训是谘,暂思经算,睹事知机。关羽雄壮虎烈,武力既弘,计略周备,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刘繇无力抗拒,只能率军两万从长安出发,兵进右扶风,一路进军数百里,攻破武功、美阳、陈仓等军事重镇,收复十余县。
刘备本来是没有这种宏远规略的,一直到诸葛亮为他掌管内政、后勤之前,他政治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建树。
王师粮草不济,先大败于陇山之下,又复败于渭水之旁,最终两万精锐,近乎一战而殁。
他要平定中原,就不能任由孙、刘联盟继续稳固下去。
关中诸将,连战连败,有倾覆之危。
是仪凝重的摇了摇头,说道:“难以断言。天子方大败于关中,两万王师,一战尽殁。国家兴平以来,扫僭越,威诸侯,数年所累声望,一朝扫地。曹操必然有所图谋,不论是攻取南阳还是收取徐州,皆在其决断之间。”
刘备更不可能被他挑拨,转头来进攻淮南。这里赤地千里,还有水师在淮河上游弋,更有大量骑兵随时可能断其后路,这一切都是刘备亲眼见过的。他一位枭雄,绝不至于头脑发昏,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此后刘备又颁布律令,先洗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以此施政,可谓尽得徐州人心。”
而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树基建本者,故纵强盛一时,亦难有所谓。
均田当然不是说给天下均财富,而是将荒田授给百姓,并允许土地交易。
所以曹操势必将大肆扩张,攻城略地。
使得天子权威大盛!一时间,国家中兴有望。
“故而巡田土之宜,因地设法,即为善政。刘备以均田之法,树基建本,必得百姓民心,比及三年,基业必成。”
可正是因此,他的军事作战风格主要依靠的是将士奋勇,颇具边地武人的风度,凭着勇武善战,击溃对手。
因此刘备与曹操争夺泰山、沛国、鲁国一带是他唯一的选择。
况且他要是进兵淮南,不就是重蹈当初跟袁术交战的覆辙了吗?背后还会被曹操偷袭。就算是一介庸人,也不至于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吧?
但那种大户人家,家里面有两三个奴婢,甚至有官职、有耕牛的家庭,肯定均田规模不止一百二十亩,可以达到两百亩、三百亩、六百亩等等。但这种,官府给不了他们那么多荒田,允许他们自己去买其大户的田地,但不能买过所足。
孙策看向是仪,问道:“卿以为这均田之法如何?”
朝廷威望之盛,如日中天,自中平以来之未有。
是仪大加赞赏,说道:“徐州与我江东不同,其得名便因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州。其北接河、青,西临兖、豫,一马平川,而骤逢战乱,荒田众多,百姓稀疏。正适合以均田之法,招徕百姓,稳固人心。”
这乱世,什么大马金刀、什么拥众万余,那都是虚浮之势,就像曹操所言,自遭荒乱,率乏粮谷。时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陇山有山高太华三千丈,险居秦关二百重之美称,一旦攻取陇山,则韩遂将被拒于关中之外。有此屏障,王师将进退自如,而关中诸将只能疲于应付。
见孙策既惊诧又关注,是仪便详细介绍道:“徐州疆域狭小,经济薄弱,又世荒民饥,百姓流离。故而陈登之父沛相陈珪建议刘备在徐州效仿我江东,大肆革新,凡百姓在徐州编户入藉者,皆分露天百亩,桑田二十亩,又允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以此为基业,刘备又遣关羽在沛国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益贮谷粮数万石,为战守备。愚以为,刘备已得徐州人心。”
或许,这也是曹操此次派人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韩遂、粱兴、杨秋等关中诸将,聚集了四万余联军,死守陇县,在陇山之下与王师展开了激战!
大战持续近一个月,最焦灼之际,王师名将段煨率铁骑围困韩遂,长矛几乎刺中韩遂马鞍。全赖韩遂女婿、骁将阎行奋矛死战,方引韩遂突出重围。
最终从凉州赶至的马腾率军两万,从安定沿泾水而下,切断了王师后路。
是仪点头,说道:“刘表一则屡战屡败,人心动荡。二则有荆南之叛,大军南下。是故南阳守备,必定空虚。曹操只要挥师猛进,便可尽收新野以南十余县,兵锋直抵汉水,逼临襄阳。”
如果没有一位谋士帮他参谋决断,他指挥数万人的战事,委实敌不过曹操、陆逊这种当世的军事大家。
孙策选择的是不立田制,兴江南之财富,且江东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舶万艘,交贸往返,守位以财。一改天下分崩以来,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的残破之态。使野无旷土,民间丰稔,粳稻丰积,国强民富。
王师正欲奋余烈,一战而尽全功之际,却在陇县遇到了韩遂为首的联军激烈的抵抗!
就算曹操打下了整个徐州,也不如他尽复南阳之地。
而且打刘备非常艰难,与之相比,打刘表就轻松多了。
孙策一时也猜不出曹操的战略意图,只能让是仪召集江东大臣,等待曹操使节抵达,交流之后,再做应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