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玄之又玄的动态概念,自从周易获得了遁去的一的格位,就成了一个定数。只要他入界,不管该宇宙遁去的一是否还在,他都会是那个遁去的一。
这三个特质加持在周易身上,他就是天地间最神异的仔。
这种神异,甚至已经到了外显的地步,令通元观主这等道行高深的人,隐有所感。
虽然无法确定具体是什么,但起码知道非常特殊,招惹不得。
双方见面,周易话很少,并未再重复前言,只是微笑目注通元观众修。
而在山门外,针对妖诡的屠杀已经进入尾声。
就见那散发着西金锐利光芒的傀儡突然化作梦渊巨口,顿时,黑洞般的吞界之力展开,砂石飞走,血烟荡荡,十息清场,只剩荒芜。
通元观诸高修看在眼中,暗吞口水。
这等手段,远超真人,说是闻所未闻都不为过。
观主拿来了通元秘典和通元宝镜。
周易先接过书,哗啦啦的翻了一遍,然后在拿起通元宝镜看了两眼。便物归原主,道了声:“叨扰!”整个人淡化,身影出现在通元观山门外,抬修收了疯魂和傀儡身,化做一道血虹飞空而去。
“这真是,真是……”
通元观的高修这时才感受到了更多的来自技艺方面的碾压。
他们现在都不确定周易真身是否真正进到过通元观山门之内。
如果是,那么刚才的那一手渐消隐,意味着通元观的护山大阵已经被周易彻底破解,因而才能不惊动他们中的任何人而任意穿梭。
确实,周易不但破解了通元观的大阵,也掌握了通元秘典和通元宝典的关键信息。现在他若需要,随时能施展秘典中的技法,又或炼制一面通元宝镜的替代品。
周易的第二站,余城。他要终结妖诡上陆之厄,余城既是第一个始点,也将是第一个终点。
夜色浓郁,血雾迷离,诡火隐现,余城化作诡域废墟两年有多,透着一股难言的森寂。
忽然,有火红流星划破夜空,挟浩荡之势,撞入血雾中的虞城西北角。
‘轰隆’巨大的爆炸声中,血雾被吹飞,露出了地渊封印的巨坑。
流星就砸入这坑中,就仿佛熔炉被点燃,巨大的坑中开始喷涌热灰火星,并且红光潋滟。
不久之后,更大的爆炸和喷发发生,这次喷发已然有火山喷发的威势,三十里外的地面,都有清晰的震感。
而直上天空近千米的熔岩也有些特异,内种仿佛有无数燃烧发光的人体,在不断蹿升中化作虚无。
周易彻底解放了异族之魂,震动天地的轰然之音中,有他如天帝法旨般的雷音:“还道于天!”
随着这次突兀、短暂、而又激烈的喷涌,余城地界的高空风起云涌,电闪雷鸣,继而倾盆大雨落下。
这大雨雨水呈血色,且有细碎电流夹杂其中。远观,血雨发光,极显妖异。
然而,人接触这雨并无太多异样,反倒是妖诡,即便没有接触,都发出惨叫,接触者更是如被淋了强酸,浑身腐蚀出焦洞黑坑。
周易此时则端坐在高天,俯瞰被血雨覆盖的整个区域。
说实话,他虽然实现有想到过地渊封印与妖诡的关联,却也没有想到羁绊如此之深,宛如套娃一般,哪怕封印被打破,仍有牵扯。
若非先去了通元观一趟,以寻常手段,就算再将封印捣毁一遍,将妖诡尽屠,也仍是治标不治本。
现在便不同了,可以说是彻底掘了根。
‘咻咻咻!’几道光影从大地上拔地而起,如箭矢劲急、穿过血雨云层。
周易微微一笑,知晓这是妖诡中的杰出者终于明白,带电血雨只是表象,真正可怕的是其背后的天地法阵。
作为天道垂青者,周易现在干起替天行道的事,可谓四季听命,风从雨随,既如此,那么法阵就不拘于过去的那些刻板形象了,而是万物可为阵棋,伟力亦可驱策。
带电血雨一落,天地如磁笼,潜地已不能,剩下的只能破空逃脱,否则雨停仪式成,任是本领通天,也必然死于新一天的第一缕晨光中。
然而,飞上天,同样无路,不光是做靶。
周易一抬手,手上发出如水光波,这光波迅速形成一面水质的八卦镜,继而发出柔和的亿万豪光。
‘嗤嗤嗤!’万千银光从镜中射出,在空中化作飞剑,刺向那些遁空妖诡。
妖诡一边竭力闪避,一边使用法器抵抗招架,奈何这些银光飞剑,灵活如游鱼,数量又多,进退有序宛如食人鲳,也完全没有片刻歇息,饱和打击从头到尾,不死不休,稍有差池,便会着道,然后便是恶性循环。
也有妖诡宁肯凭着受伤,也要施展厉害手段,瓦解这些飞剑。
但那并无意义,周易高举剑盘,这等光剑要多少有多少,不断补充,瞬息增援。
也有的妖诡重返云雨层,这些飞剑由周易念头控制,确实不会追,但云雨层另有磨难,水汽如磨,闪电如刀……
被彻底破掉封印后,妖诡背负的诅咒固然解除,却也失去了重要依仗,不但实力大降,躯体也由半虚半实化为真实,根本经不起消磨。
更有那原本暗中潜伏忍耐的大妖,也终于随着天地仪式的推进察觉到了周易的灭绝之心,终于起了拼死之心,化作决然利刃劈云斩雨,直杀高天之上的周易。
周易眼睛微眯,抬另一只手,掌起雷聚,掌落电出,天道紫霄神雷轰然而落,宛如砸铁,生生将大妖从空中轰落,砸在砧板一般的大地上,化作无数飞溅火消散。
“我恨!我怨!我不服!”大妖临灭前的嚎叫响彻长空,便是豪雨声和滚雷声都不能掩盖。
“了因果,准!”此时此刻,周易宛如天君,口含天宪,金口玉言,言出成法,大妖的最后一抹怨念,化作一道暗红诅咒之光,飞向通元观所在方向……
晨光破晓,穿透乌云,洒落大地,阴森依旧、白骨处处的大地上,宛如春意降临般,这天地间有了大量新绿。
清风徐徐过山岗,溪水潺潺泛粼光。万千野绽放,仿佛是为了悼念灾厄中逝去的众多生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