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你这些能力,读书真能读出来?
“快快说来,”袁绍在主位上坐下,招呼逢纪在眼前来,两人相对而坐,差人在外以辛料香料煮茶以待。
“先生稍作,待茶煮好之后,与我一同吃茶慢谈,如今进冬,不必忙碌于公务,可稍作些西矣。”
袁绍说话平和沉稳,颇有厚实的魅力,令人听来极为舒适,而且他待人接物十分大气,从不吝啬钱财礼遇,是以士人多喜来拜会相谈。
两人相对而坐,含笑而视。
逢纪体偏富态,个头不算高,胡须叫长,眼角较小,面色红润,笑起来颇为慈和,交谈时让人有喜意。
且,他是自南阳跟随而来的最初那几人之一,除逢纪之外,还有许攸。
初到冀州时候,凭借的就是逢纪的智谋而立足,所以一直以来颇为重用,两人秉烛夜谈的次数也不算少。
彼此是稍有情谊的主臣。
“先生,知我心忧之处?”
袁绍面带微笑,开门见山的问道。
“自然,略能思量一二,”逢纪乐呵呵的笑着,谦虚道:“明公在北,建树颇多,如今正是当乘胜追击的时候,所得城池、辎重,皆是远超他人。”
“如此优势,多少诸侯可望而不可及也,数年之后定能成就伟岸之业,只是,现在袁术如此书信,实际上便暗示明公,态势不同往日矣。”
“曹操在一年之内,壮大至此,周边诸侯莫不能敌,当引为劲敌以灭,不过,他当初未曾渡河而跟随明公,其实便也占黄河以南发展,那时我们就已商讨过,会及如此。”
“并无二致,只是他成功了而已。”
逢纪笑着,表情还是很悠然自得,并不觉得是什么大难临头,也没有如袁术信中所说,当引起重视。
袁绍听闻这话,也是深以为然的点头,慢慢的坐得悠然,成竹在胸耳。
“说得对!”袁绍当即笑道,“先生之言,茅塞顿开呀。”
“曹孟德不过是达成其略而已,并非是夺得大略,而我何尝不是?”
冀州一地,就已经足以比肩徐、兖两地,何愁也。
逢纪笑道:“故而,在下认为,这是袁术远交近攻之略,想邀明公,以费心南面,如此一来可以阻隔明公取北地,拖延壮大之势。”
“二来,可令威胁曹操之后方,令其分兵,这样一来,他便能够尽攻曹操之兖州,但……”
逢纪说到这,稍稍停顿思索了一下,有些话似乎不好说出口来。
袁绍顿时追问,“先生快说。”
“但是什么?如今在我屋内,无他人在场,出君之口,入我之耳,无需顾虑。”
逢纪装作惭愧低了低头,笑道:“其实,在下猜测袁术也非是为了与明公一起南北夹击,方才写此书信。”
“在下得探报,在匡亭时候袁术已为曹操大败,驱赶数百里至扬州躲避,杀袁遗方才稳固地位,和明公乃是有嫌隙的。”
“他应当,是驱使明公与曹操先写相斗,好抽身去夺刘繇,再下江东之地,可领江东诸多英豪士族相随,若是可成,袁术当占据南部近乎所有水乡,何等可怕?”
“那时候,他的势力才是不下于明公也,而曹操虽近年有勇,但若明公为山,后将军为水,则曹操居于山水夹缝之中,赖以存活只盼山不倾覆,水不洪涝而已。”
袁绍上身微微仰起,舒适的在坐榻上挪动了些许,脸上多有沉思之色。
此言,妙哉。
此局势已一眼可见清朗。
袁术驱此书信,一为讲和也,二则也是为了能离间和我曹操的关系。
如今大家关系虽然微妙,但是却也不是到撕破脸皮的时候。
当初讨董众联盟者,如今割据一方,明为平贼扶汉,实则是占据地盘发展壮大,坐拥土地图称诸侯。
而汉帝,可还困在长安囹圄之中。
如何能兴兵内战邪?!
袁绍深思熟虑之下,对当下局势已经颇有决断,“不理袁术便是,回他一封书信,只与其稳固关系。”
结果这话刚说完,逢纪就连忙摆手,颇为恳切的立身拱手,言道:“不,在下是认为,这书信既然是送达了明公之前,当然也会透漏于曹氏,那么曹操虽然不知明公心意,肯定也会有所防范,兴兵囤于濮阳也。”
“这样一来,这态势不就紧张了吗?我军边境,就算不攻南面,那也要防范夏侯惇自东郡反守为攻。”
“说得好啊!”
袁绍感慨了一句,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依照自己对这位族弟的了解,其名之下无名士相随,得了无数贼寇之后,唯有迅速扩张,岂有缓慢内治之理?
在扩张兴战之余,才能将手里数十万的杂兵,蜕变为精兵,同时以战养战,掠夺而得给养与辎重。
这个时候,他就需要后方安稳了,袁术害怕曹操扩张之后,不敢渡河攻北而南下向扬州,取他袁术的领土。
最好的方式,便是让袁绍防备曹操壮大,以此掀起两家相斗,将北地搅乱,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取扬州、江东诸地,在南称霸。
袁绍懂得其心,但逢纪一句话,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封书信虽然是写给自己的,但是消息很可能也送给了曹操。
“先生,到底是何意,就明说便是,”袁绍转念一想,脑海中浮现了逢纪来找自己前想要进言的说法,当即苦笑起来,“若有对策,尽管说。”
逢纪轻抚胡须,顿了一顿,道:“此前,济北相鲍信不是托友人在寻姻配门庭,为那救了他性命的郭谊来讨娶一妻,最终找到的乃是我冀州中山无极甄氏之女吗。”
“此事,我记得明公似乎回绝了鲍信,并且痛骂之,不如再以此事为引,示好于曹操,以表达明公交好之心,如何?”
“呃,这……”袁绍眼眸忽动,十分迟疑,这件事很难办到,他的二子袁熙,与那甄氏之女,已经几乎要定亲了。
虽说还没有成礼,但已经答应了儿子,若是让与鲍信去交好,折损颜面不说,还会让人嗤笑。
“先生,这或许办不到?”袁绍直截了当的告知了逢纪,并且面色颇为坚定。
“哦?”逢纪疑惑不解,抬手愣住,不甘心再问道:“这是为何?明公当初赏赐我等跟随谋士,也是从不吝啬,出手大方,恩义有加,何故现在又舍不得了?”
袁绍冷笑之中露出了一些轻慢之意,“予诸位当然无妨,但那郭谊,我在书信鲍信时候已经唾骂数次,难道要我向此出身卑鄙的小辈示好拉拢,不如我亲自写一封书信告知曹孟德便是了。”
“也是,”逢纪微微点头,“若是明公还能直接与曹公相谈,那倒是方便许多,是在下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