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攀金枝

关灯
护眼
345.第342章 聪明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所幸楼家没有彻底败落,他们还有楼彧。

楼彧表面是个文臣,这两三年,修史、编纂氏族志,还参与修订律法,俨然成了文臣中最为出色的新秀。

楼琳却始终记得,他的这位长兄,出身武勋世家贺楼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三岁就跟着父亲在军营摔打。

七岁由武转文,却也没有放下武功。

十五岁,凭借一杆楼氏祖传的方天戟,震慑楼将军的数位悍将,统领十万大军,直击突厥,并深入草原。

……赫赫战功,世人可以遗忘,楼家的男丁却不会忘。

就算现在楼彧成了文官新秀,是被世人倾慕的温润君子,他亦有着滔天的权势。

楼琳十分确定,依着长兄的势力、能力,直接左右军权恐有些难度,但只是安排一二族中子弟去军营历练,绝对是轻而易举。

楼琳也不是要走后门,当个特殊的关系户。

他只要楼彧给他一个机会,他可以跟其他的少年郎公平竞争。

楼彧能够一杆大戟横扫千军,他楼琳亦是从小就研习楼氏武功,他即便比不上长兄,也敢跟同龄人一较高下。

“阿琳,你想去军营历练?”

楼彧听了楼琳的话,温润的眸光落在这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身上。

刚刚看到龙凤胎,楼彧还以为,他们是为了独孤氏而来。

独孤氏因着娘家、义兄家,给安国公府添了诸多麻烦。

不说别的,只两个便宜侄子的束脩,一年加起来就有一万贯。

一万贯啊!

寻常百姓人家,一辈子都攒不到的巨额财富。

就是对于一些小富之家,一万贯也绝不是小数目。

安国公府却要为了两个表少爷买单,还不止一年。

依着他们的资质,想要学有所成,少说也要三五年。

除了束脩,他们还会有其他的销。

吃穿用度反倒是小钱儿,他们进入骊山书院,不只是为了读书,更多的是为了结交权贵。

而想要跟这个阶层的郎君、女郎们来往,绝对费巨大。

吃茶、吃酒,参加宴集、击鞠赛……哪一样不需要钱?

这,就是个无底洞。

也就是安国公府富可敌国,楼家累积上百年的家底,还有楼谨打仗多年的积累,才能如此消耗。

但,就算是有钱,那也都姓楼,岂可过多的便宜外姓人?

楼琳作为安国公府的世子,楼氏未来的继承人,独孤氏给娘家、义兄家的每一文钱,本都属于他的财产。

楼琳是个成年人也就罢了,心性、见识等都相对成熟。

可他不是,他周岁十一,虚岁十二,还是个半大孩子。

这样的年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各种流言蜚语,恶意的挑拨离间,都有可能让楼琳心生怨怼,继而——

偏偏倒贴娘家的是自己的亲娘,而亲爹更是个京中数一数二的宠妻狂魔。

慢说只是些许银钱了,独孤氏估计就算是把半个国公府都送去娘家、义兄家,楼谨也不会说什么。

有这样的父母,只是稍稍代入一下楼琳的身份,就很容易生出危机感。

楼彧便以为,楼琳是来找自己告状,并请他这个长兄帮忙去安国公府劝阻父母的。

没想到——

“倒是我小瞧了楼琳!他虽年纪小,却很聪明!”

楼彧暗自忖度着,只通过这一件事,他就能有所判断:

楼琳没有辜负楼氏继承人的身份。

他没有着眼于内宅的些许小利,而是明白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具体的、有数的银钱,而是身份、仕途。

进入军营历练,以楼氏子的身份,重新杀回军队。

哪怕是从小兵做起,依着楼氏祖传的兵法、武功等,还有军中散落的人脉,三五年的时间,楼琳就能成长起来。

到时候,楼家军的余威淡了,圣人再出征,就极有可能重用在军中“脱颖而出”的楼琳。

上了战场,立了战功,后方朝堂上,还有楼彧这个嫡亲的兄长做后盾,楼琳定能成长为楼氏新一代的大将军!

聪明,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样的人,只要稍给机会,就能一飞冲天。

楼彧与王姮一样,都是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

他们也都是古代土著,骨子里都是更信赖宗族、血缘等。

自己人,远比外人更靠得住,这不只是血缘的羁绊,更是礼法、律法的限制——

九族消消乐,就是按照族谱来的。

同族同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天然就是利益同盟,远比外人更靠得住。

若楼琳平庸、甚至是个蠢材,楼彧自然不会理会。

但,楼琳聪明、清醒,就很值得楼彧投资。

且,楼彧的君子之名,亦需要有恰当的工具……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貌是长久之计 过妻不候:傲娇金主别过来 冥夫在上 完全标记(百合abo) 气运之子 合欢宗的女修绝不认输[穿书] 被亲爹托付给少年仙君后 重生归来夫人她又狠又绝 医仙王妃很傲娇 温柔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