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洲创业实录

关灯
护眼
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369章 意大利啤酒馆

在沉思了片刻之后,康拉德首相说道:“殿下的这个计划,或许还可以再大胆一些,不仅仅是达尔马提亚,我们或许可以进一步扩大移民来源。”

“毕竟,达尔马提亚的德意志人口也就不到百万,光是填充威尼斯都十分费劲,想依托这一个地方的人口,从而推动全国范围的德意志化十分吃力。”

在鲁道夫的劝说下,康拉德也不在乎所谓“血统”之辩了,相对于目前主体民族不足的问题,混血德意志人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甚至根本就不是问题。

投工……抛开旧窠臼,刹那天地宽,这就是现在康拉德首相内心的感受。

康拉德在鲁道夫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变本加厉道:“殿下的计划,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几个月前,美国国内德裔的问题。”

“美国是世界德意志人口第三多的国家,我们或许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从美国吸收一部分对美国政府不满的德意志人回流德意志地区。”

鲁道夫说道:“不过,你的这个建议也有很高的风险,毕竟美国的德意志人经过长期美国思想的洗脑,这可能增加不稳定性。”

所谓美国思想无非就是民主和自由,曾经鲁道夫也是这种思想的拥护者,现在却反过来来维护君主专制,也可以看出鲁道夫思想上的转变。

康拉德首相苦笑道:“殿下,我自然也清楚这一点,可是当今世界,德意志人定居的主要国家中,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口来源。”

“德国,以前德国经济不好的时候,德国倒是有不少人到帝国定居,但是现在德国的人口外流已经彻底结束。”

“除此外,其他欧洲的德意志国家,经济水平都不比帝国差,而且体量太小,我们对于他们没有吸引力不说,就算他们真的人口外溢,也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

“除了这些国家以外,最重要的德意志人聚集地,无非就是南美和东非,南美地广人稀,估计移民到那里的人也不会回来。”

“最后就是东非,东非虽然人口众多,但是东非地大物博,经济发展迅速,我们几乎不可能从东非虹吸人口。”

放在上个世纪,其实还是有不少东非人移民奥匈帝国的,不过,其中很多都是东非主动往奥匈帝国掺的水。

毕竟,上个世纪,东非可是彻头彻尾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执行国家,如果东非政府不点头,根本没有人口外流的可能性。

而达尔马提亚王国就是东非政府最得意的杰作之一,成为了东非反向输出移民的典范地区。

但是,这些移民很难说是东非人,反而是远东人的可能性更大,而事实也是如此,东非有远东移民的渠道,奥匈帝国想要多少,就能给多少。

但是很显然,没有德意志化的远东移民,奥匈帝国是不可能接受的,而达尔马提亚王国之所以能被东非“腾笼换鸟”,靠的是东非简易版的“德意志教育”和人口走私。

东非当初向达尔马提亚输出的移民,绝大部分都是黑户,而且配套上简化的德意志教育。

这种教育和东非本土有很大区别,具体表现就是教育质量差,除了德语一定过关以外,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要求。

而东非的义务教育就不是如此,虽然早期东非义务教育受条件限制,质量也不是很高,但是除了德语以外,诸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也一并推广,同时东非的义务教育阶段时间维度长达十年,这也是达尔马提亚王国实行的教育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而等到一战前,达尔马提亚的混血德意志人,其知识平均水平也就限于会说德语,并且会简单的读和写,其他知识可能小学毕业水平都达不到。

不过,再怎么说,这些移民的口语已经彻底变成了德语,算是半个德意志人,加上血脉的杂交,奥匈帝国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在一战前,奥匈帝国对于达尔马提亚王国的混血德意志人其实是很不待见的,除了血脉混杂之外,还有对东非政府这种偷偷摸摸行为的不满,说难听点这是干涉奥匈帝国内政。

当然,在经历过一战后,奥匈帝国表示这种混血德意志人真香,虽然心里依旧膈应,但是确实好用和听话。

康拉德接着说道:“所以,纵观全世界,目前找不出比美国更好的德意志人来源地,美国德意志人数量甚至比帝国都多。”

奥匈帝国的德意志人也就一千多万,而美国的德意志人却至少高达一千五百万,甚至可能超过两千万或者更多。

这并非虚言,美国的德裔人口占比最少在百分之十五以上,而美国的人口却接近一亿水平,毕竟过去两三百年里,美国一直都是德意志地区的主要人口流入地之一。

也就是东非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异军突起,短暂成为过德意志人的第一移民目的国,而这种情况也仅仅持续了不到四十年时间,就随着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结束了。

而且,后期东非移民人口的数据水分也很大,很多斯拉夫人也被直接划入德意志移民范畴,而为东非提供该类型人口的主要国家就是奥匈帝国。

当初移民到东非的德意志人里至少有三成是直接由斯拉夫人直接转化的,东非这也算帮助奥匈帝国遏制了斯拉夫人的增长,不然现在奥匈帝国的情况只会更加艰难。

否则很难说在经历一战摧残后的奥匈帝国为什么没有直接解体,这其中显然也和东非,或者说恩斯特在奥匈帝国下的闲棋有所关联。

康拉德接着说道:“美国的德裔人口,我们只需要挑选那些知识水平不高的即可,这样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对于康拉德所说,倒是让鲁道夫想起了曾经东非的操作,当初东非招收移民基本上就是尽可能的挑社会最底层的老实人。

这些人口的综合素质虽然低下,但是丝毫不耽误东非在本世纪初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毕竟,人口素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就像东非大规模的普及义务教育一样,东非从原本的落后农业国,发展到如今人均受教育水平首屈一指的国家,虽然过程艰辛,但胜在稳定。

鲁道夫皇储说道:“这也是一个办法,美国德裔因为之前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歧视,确实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拉拢,更何况帝国也算他们曾经的母国。”

德意志移民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大的移民群体,因为国家分裂的原因,反而更多偏向于以民族自居,说奥匈帝国是他们母国确实没有太大问题。

就算今天,德奥两国的民众也可以互通往来,奥地利也有不少德意志人依旧抱着大德意志的思维,就比如跑到德国发展的某个落榜艺术生。

以至于前世落榜艺术生合并奥地利,都不能算侵略而是统一,而奥地利也基本没有抵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神话诸侯时代 大诸天修仙时代 从工地卖盒饭开始 武侠江湖里的青衫客 前任都是天后,我火了 从追求天才美少女开始 我,地球唯一超能力者 我在武侠世界挂机躺平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重生1984:从开发汉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