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苦桥之战
战争的号角吹响了,胡戈与丹妮莉丝的大军沿着玫瑰大道相向而行,沿途各方势力也纷纷投奔自己的选择,最终,两军在河湾的苦桥相会。
苦桥本叫做石桥,但当教团武装起事中“伐木工”渥特带领的九千名穷人集会士兵在此地被屠杀后,它就改了现名。坦格利安王朝期间,由于教团武装的敏感性,苦桥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王国的禁忌,改宗七神的历代龙王也许不在意这段历史,回顾这段过往也总有些不舒服,所以当地曾经发生的事情就被悄无声息地掩盖在王朝三百年历史中,只有一些通晓过往的虔诚者会默默地来此朝圣。
不过,随着坦格利安王朝的坍塌、拜拉席恩王朝的崛起,还有神迹降世和伟大远征的发生,王国内社会对七神的宗教热情被再度唤醒,朝圣者与捐赠者的数量也肉眼可见的增多,那些对七神教有着重大意义的古地也就此重焕生机,苦桥也在此列。对七神教来说,教团武装起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在伊耿的征服与梅葛的屠杀后,七神教会就彻底变成了君临朝廷的附庸,在往后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少有什么表现的机会,这一负面影响在教义推崇的勇武方面更是显著,所以,教团武装起事也成为了鹿家王朝中七神教会宣传自己的重要题材。很快,那些参与了教团武装起事的将领与战士们都摇身一变,从受人唾弃的逆贼变成了被世人敬仰的圣徒,其人数之多,一度让那些主管封圣事务的教士们忙到脚不沾地:教民起事的浪潮波及全国,当总主教发出相关诏令后,各地都踊跃地汇报圣徒事迹,这可苦了他们——为了确定相关事迹的可靠性,教士们必须在王国各地来回考证,他们的车队几乎踏足了维斯特洛的每一片领地,高强度的活动让很多人痛苦不堪,他们也由此被民间称为“车上的教士”。
历史上,将信徒封圣在教会中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在坦格利安王朝时代尤其如此,在七神教会傀儡化后,圣人出现的频率大大下降,他们的影响力也很有限;而在如今教会被解绑、宗教热情被唤醒的大背景下,教会急需册封大量圣徒来回应公众的热情,这些圣徒可远不止教团武装起事中的英雄,各类贤臣、名将、善士和地方圣人也在此列——若非涉及新朝禁忌,那些虔诚的前朝王室也是要列入其中的。
总之,教会准备将过去三百年来的没落一并填补掉,这一时期缺失的圣徒们自然也得补齐,为七神教会的重新扩张打下基础。
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苦桥迎来了发展,古老的战场在大量朝圣者和捐赠者的努力中建起了一座七神圣堂,用以祭奠那些捍卫信仰与习俗而死的战士,围绕着这座圣堂,很多虔诚信徒也聚居于此,一座聚落就此形成。
对苦桥男爵而言,他很不愿意见到这座聚落的形成,随着领内出现另一个权力中心,自己对领地的影响力肯定会受到影响——不过圣堂带来的税收终究让他满足。
在苦桥圣堂内,作为抗争的缘由,龙王家族的恶行与乱伦是重要的说教内容;最终,在近十年的耳濡目染后,当地人对于龙王的看法和态度十分恶劣,而且进一步蔓延到了相邻地区——这是教会宣传教民起事的必然结果,毕竟坦格利安的乱伦习俗冒了教义的大不韪,他们镇压教团武装的过程同样血腥至极。
因此,当龙王再度归来的消息在维斯特洛各地传播时,教会果断宣布了对坦格利安的敌视,开始号召信徒们加入神眷者的军队、抵抗由东方回归的恶龙;在河湾,苦桥当地的虔诚乡民们也第一时间响应了教会的号召,为了自己的信仰,他们决定坚守苦桥圣堂、遏守住这座伪王向北进军的要冲,附近的虔信者们也不断向这里聚集,他们同样为保卫圣堂而来。
在那个苦桥圣堂刚刚筹建的年份,韦赛里斯尚在布拉佛斯招纳龙家旧党,君临王廷对于提利尔也没有放下提防,因此,在老琼恩的默许下,圣堂在修建时就考虑到了坦格利安反攻王国的可能性:毕竟曾经黑火叛乱都前前后后持续了五次,他们的主支坦格利安没理由比黑火还差。所以,当圣堂建成后,只要关闭大门,它就是一座合格的坚固要塞,这也是虔诚者们坚守的信心所在——高墙会给人们信心。在这些虔信者看来,坦格利安归来后必定要再次打压七神教,让教会乃至宗教都变回前朝那个傀儡,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将为信仰抵抗到底。
自然的,当丹妮莉丝麾下的多斯拉克与鸠格斯奈骑兵作为先锋抵达苦桥时,他们立即遭遇了抵抗者的袭击,信徒们在路边设下陷阱,许多当地人也闻讯赶来助战。
或许是丹妮莉丝有意放纵,又或许是她也没法时刻有效约束这些马上民族,坦格利安的草原骑兵终究按着自己习以为常的那一套来对待维斯特洛人,他们一路挺近就一路破坏,留下了遍地的废墟的难民,西方人对这些家伙们满怀仇恨。
另一方面,这些横冲直撞的草原蛮子也根本没想到有人敢于袭击自己,他们把维斯特洛当成了拉扎和仪地那样能够予取予夺的地方,最终,在突然袭击下,这些家伙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前哨战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守军的人心与士气,更多的虔诚者自发赶到圣堂、加入了守卫者的行列,他们有的来自一些不知名的修会,有的是听从了本地牧师的号召,还有的是单纯听到消息而来的教徒,很快,守军的总数就超过了七千人。
在他们看来,自己就是当代的教团武装,但这次教团可不会败在驱使恶魔的坦格利安手中。
对此,胡戈与总主教都对这些虔诚者发出了命令,请求他们与大军的主力会合,而不是独立对抗坦格利安大军,苦桥也不是血门那种丢失就会让己方陷入完全被动的要冲;可这些狂热信徒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在这些人看来,就算他们会死在龙焰之下,那也是为了七神而死。
对此,胡戈也无计可施,他只能安排快马送去了一台猎龙弩,最起码让这些热诚的信徒面对巨龙不至于完全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这些人同样让胡戈想起了那些第一次远征时随军的信徒们,他们都是战争中珍贵的力量,胡戈不愿意让他们死得那么没有价值。
只是,胡戈还是低估了这些信徒的狂热程度。
当丹妮莉丝的大军到来,由于此前那场突袭的胜利,这些信徒居然选择主动出击,就像当年石桥之战的信徒那样列阵应敌。战斗中,丹妮莉丝的骑兵反复着冲击他们的阵线,但信徒们坚韧的战线抗住了他们,骑兵们反而陷入了信徒组成的海洋,在失去了冲击的动能后,就立即被敌人拖下战马杀死。
而在步兵的对决中,河湾与多恩的军士也没能突破信徒们的防线,这些人纵然甲胄简陋,但内心满是狂热,登上天堂的渴望让他们坚持了下去;而他们的敌人,那些同样是维斯特洛人的士兵们却碍于信仰、碍于那无处不在的七芒星,在最初的受挫之后就不由得束手束脚起来,战线反到开始后退。
不过,如果战局真如这样发展,胡戈从南方获得的战报应该是一场胜利——正当虔诚者们士气旺盛,认为胜利下一刻就要来到时,巨龙飞上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