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临安不夜侯

关灯
护眼
第830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

七宝山上,杨沅站在那儿,望着正在不断拓宽的山路。

他只穿了一件青灰色的直裰,与往日锦袍玉带的打扮相比,显得格外朴素些。

一块铭刻着所有捐资筹建吴山学宫人员名字的巨大石碑,工匠也在叮叮当当的雕刻当中。

奠基仪式上,这块碑是要首先立起来的。

“大王,侍卫步军司的人来了。”

刘大壮跑到杨沅身边,大声禀报了一句。

杨沅转过身,向远处望去。

一队官兵,正从山间形成蜿蜒的队伍过来。

大宋军队是有经商之权的,不过直接调用士卒,那就只能是承建具有官方背景的工程才行。

这座学宫,捐赠碑上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太皇太后吴氏,奠基当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要来的。

因此一来,学宫建造的具体施工人员,就顺理成章地由侍卫步军司的人负责了。

看着正在开拔过来的步军司官兵,杨沅微微一笑。

侍卫步军司的步帅,是吴挺。

可是据杨沅所知,执掌虎府的却是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楼忘臣。

楼忘臣是东宫洗马,藩邸旧臣。

……

皇宫里面,此时在勤政殿上就坐的,都是东宫旧臣。

赵愭正在开小会,这种小会,自然只有他信得过的心腹们才能参加。

“杨沅在潼川府路开设的火器司,可已全部接收了?”

“官家放心,沈虚中奉诏赴潼川府,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接收杨沅一手建立的潼川府路火器司。

那些火器图纸、制造匠人,已经全盘接收,正在迁往临安路上。”

赵愭听了,不禁欣然点头:“以前的突火枪,只能听个响儿,看个火儿,吓一吓不知就里的人。

想不到,杨沅竟然鼓捣出这么犀利的火器来,尤其是那重炮!”

赵愭兴奋地道:“韩靖北给朕上过有关火器的详细奏章,那火器威力,都是他在军中亲眼所见。”

“如今有了这些图纸和匠人,再把临安火器匠人集中过去,朕一定能研发出更加厉害的火器。

这火器尤为厉害之处,在于一个摸惯了锄头的农夫,草草练上个把月,便能上手。

到那时,朕想一扫六合,威御宇内,有何难哉?哈哈哈哈……”

……

与此同时,叙州,马湖蛮。

马湖蛮当初几乎被杨沅的疯魔军给灭族。

及至后来,杨沅开拓商路,强令三蛮下山,沿要道而居。

叙州三蛮尝到了经商做买卖的好处,倒是对此安排甘之若饴了。

他们遗弃在山中的竹楼村寨,经过一年多的光景,就已成了废墟。

不过,这些深山村寨的设立地点,显然都是当地土著千百年来生存经验的体现。

这些地点都是附近地理条件,最适合聚居生活的所在。

而此时,山中一个遭遗弃的大部落,却已焕然一新。

整个寨子都被一把火烧了个干净,然后在此地重新建造了寨子。

这座寨子却不是竹楼竹篱,而是就地采土烧制的砖瓦。

高大的围墙,砖石的屋舍,进去之后,更是层层关隘。

这里就是杨沅的新秘密火器研发基地。

杨沅的火器生产,倚仗于众多的匠人。

从建立之初,为了保密,杨沅就设置了层层“防火墙”。

很多火器研发基地的老匠人,都不知道在他们之上,还有一个最核心的研究团队,那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叫萧千月。

而实际上,就连萧千月也不是这个火器研发基地的核心。

这个火器研发基地的核心,从来都只有一个人,他叫杨沅。

杨沅不懂火器制造,但是他的奇思妙想,却能让这些能工巧匠越过几十年、数百年的摸索过程,直接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

这个火器开发基地落成之后,几位核心大匠各司其职,正按照杨沅的“奇思妙想”在进行着不懈的研究。

杨沅是设想提出者,这些匠人则是在听到这让人豁然开朗的奇思妙想后,去把它努力实现的人。

他们从杨沅那儿拿到了很多闻所未闻的创意。

什么多管火器,转轮火器、连发火器,火绳枪、燧发枪、定装弹药、锥形枪弹、膛线作用等等。

杨沅提出的很多概念,都是这个时代的匠人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

这些概念当然未必现在就都能实现。

比如说,锥形弹,也就是现代常见的子弹。

这玩意儿就很好实现,想到了就能做出来。

可是一经试射,匠人们便发现,除非能研制出威力更大的火药,否则以黑火药的最佳配比,那也莫如仍旧使用圆形弹丸。

因为锥形弹固然射程更远一些,穿透力也更强一些,但是现在的火药威力使得弹头初速低,射程近,子弹动能不够。

这种情况下,明显是弹头在体力翻滚产生的破坏力更大。

不用钢铁弹头而是使用更软的铅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铅丸软,一旦碰到比它更硬的骨头,它会在体内炸裂,而且铅还有毒……

匠人们在不断地研究,不断地试错,不断地寻找在现阶段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威力最大的火器。

而这里是不为外界所知的,自从叙州三蛮外迁,这里便荒无人烟了。

这里成了叙州三蛮都不愿意冒险回山探望的故地。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碎月投江 听说总裁要亲三遍 神被团宠了 边关厨娘发家记(美食) 她真的很难追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七十年代甜媳妇儿 明月照九州 电竞第一绿茶指南[电竞] 我凭钞能力制霸娱乐圈